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根据撞击声估计,冰层还很厚。
用航海术语讲,我们“触礁”
了。
不过,方向相反,是在1000英尺深的水下。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头顶上,有2000英尺厚的冰层,其中1000英尺[3]浮出水面。
因此,这里大浮冰的高度大于我们在它边缘测得的高度。
形势不容乐观。
这天白天,鹦鹉螺号反复尝试了好几次,每次都碰到了它头顶上的“天花板”
。
有几次,它在900米深的水中碰到了“天花板”
,也就是说,浮冰有1200米厚,其中200米[4]浮出洋面。
现在浮冰的高度是鹦鹉螺号潜入水里时的两倍。
我仔细地记下了各个深度,从而就这样获得了延伸到水里的那部分浮冰山脉的轮廓。
晚上,我们的处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400—500米深的水层老是碰到浮冰。
浮冰的厚度明显减小,可是,在我们和洋面之间仍然有多么厚的冰层!
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按照日常惯例,四小时以前就应该调换潜艇舱里的空气了。
虽然尼摩艇长还没有动用潜艇上的储备氧气,但我并不觉得十分难受。
这天夜里,我难以入睡。
希望和忧虑轮番向我袭来。
我起来了好几次,鹦鹉螺号还在尝试。
凌晨三点左右,我注意到,我们仅仅在50米深的水层碰到了浮冰底部的表面。
冰山重新变成了冰原,山脉变成了平原。
我的眼睛没有再离开压力表。
我们呈对角线沿着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浮冰底部表面,一直在上浮。
大浮冰像不断延伸的斜坡,上下都在变薄,一海里一海里地在变薄。
最终,三月十九日这难忘的一天,早晨六点,客厅的门打开了,尼摩艇长出现了。
“没有被冰封的海域到了!”
他对我说。
注释
[1]杜佩雷(1786一1865):法国海员、水文地理学家。
[2]原文如此,照译。
[3]原文如此。
[4]原文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