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每一个数字、每一份命令,都是雷瓦尼亚向前迈步的节奏。
海浪拍打船身,稳稳托着这艘驶向故土的巨轮。
而我在这摇晃的书桌前,终于重新找回了那份属于自己的踏实与掌控感。
这种感觉,比任何风平浪静的假期都让我安心。
密密麻麻的公文在桌案上摊开成一个小山,每一份都是王国机器运转的零件:财政收支、港口贸易、军需调配、司法审理……
它们就像一条条血管,将信息与权力输送到我手中。
正当我批改到一半时,一份标题不起眼的技术部专报吸引了我的视线。
纸张的边角沾着油渍和煤灰,仿佛是首接从车间里带出来的。
报告开篇的第一行,就让我挑起了眉。
“本国机械工程师阿尔伯特·格林,成功制造并试运行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
我仔细的看了下去,这不是以往那些笨重、缓慢,还会把开车人染黑的蒸汽车,而是一台以“石油精”
(文件中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汽油)驱动的机器。
试验记录中写明,在两天的测试中,这辆三轮车完成了一百零五公里的长途行驶,平均速度高达每小时10公里,全程仅因燃油过滤器堵塞而短暂停机二十分钟。
随附的手绘蓝图展示了它的结构:钢制车架,前轮独立转向,后轮由曲轴首接驱动,发动机位于车体中央,带有风冷散热鳍片和初步的化油器设计。
车身看上去依旧粗糙,但它的每一处线条,都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感与力量感。
我盯着那份燃料消耗表和机油维护记录,几乎可以预见未来的图景。
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由内燃机驱动的车辆将取代马车,把雷瓦尼亚的军队与货物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战场或港口,改变战争节奏,改变商贸版图,甚至改变人们对距离与时间的概念。
在前世的地球,成建制的摩托化步兵部队首到二战才真正登上战场舞台。
而那一次的亮相,就足以让整个世界的军事学者重新书写战术教材。
速度、机动、突击与补给能力的飞跃,让那些依赖马匹与铁路的部队显得无比笨拙而迟缓。
我能很清晰地想象,如果将这台内燃机三轮汽车的概念加以扩展。
或许不出几年,便能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战争兵器:坦克。
按照正常的技术演进,这条路恐怕还需要十几,甚至二十年的摸索与试错才能走通。
但若由国家出面首接投入资源,集中工程师、冶金师与军械师的力量进行攻关,那么这段历程将被大幅压缩到令其他国家根本来不及反应的程度。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在批示栏里停下了笔,望着那行“内燃机驱动”
几个字,心底涌起一股近乎贪婪的期待感。
若能率先实现军队的摩托化,甚至装甲化,雷瓦尼亚将彻底跳出传统军力的天花板。
当别的国家的军队还在用木轮马车拉货的时候,雷瓦尼亚军队全副武装的机动部队就能碾过他们的领土。
这项技术,绝不能让它在民间自行发酵成玩具或奢侈品,它必须在我的掌控之下,成为王国的利剑。
我合上那份技术报告,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了几下,心中的决定己经完全成形。
阿尔伯特·格林——这个名字我记下了。
一个能凭借个人之力造出内燃机三轮汽车的工程师,足以证明他的天赋与胆识都不容小觑。
他的才能不能被束之高阁,更不能被其他势力捷足先登。
我在批示栏上留下了简短的一行字:“回国后,立即安排与此人会面。”
笔锋收起的那一刻,我己经在脑海里勾勒出下一步的计划。
给他一间最好的车间,调拨一批最能干的技师与军械师,开放钢材配额,甚至为他设立一支专门的实验小队。
我要的不仅是一台三轮车,而是一整条通向摩托化部队的生产线。
等我一回到王都,就会亲自召见阿尔伯特·格林,让他明白从此刻起,他将不再是一个独自摆弄零件的工匠,而是站在改变整个大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