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当被问及对夜校的看法时,这个曾经最激进的青年,此刻却异常沉稳。
“夜校很好,”
他声音清晰,“它教会我们如何更科学地种田,更安全地干活。
陈曦同志讲的东西,都在为生产服务。
我认为,这符合‘抓革命,促生产’的精神。”
他甚至主动举例,“比如之前搜救渔民,就是利用了洋流知识,救了五条人命。
这难道不是活学活用,服务于人民吗?”
他的转变和有力的证词,显然让胡组长有些意外。
苏晓蔓和王海生等人,也各自从自身角度,阐述了夜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无论是医术提升还是劳动效率提高。
他们的证言朴实而具体,充满了说服力。
第三节:纸面上的交锋
下午,工作组提出要查看夜校的相关“资料”
。
林卫东早有准备,将整理好的“生产技术交流记录本”
和蘇晓蔓提供的“急救卫生培训手册”
呈了上去。
胡组长仔细翻阅着。
记录本上,工整地记录着每次“交流”
的主题、时间、主讲人以及讨论的生产难题和解决方案。
内容完全围绕农时、堤坝、工具展开,没有任何逾越之处。
手册更是规范严谨,全是救死扶伤的实用技巧。
“这些都是你们夜校……哦,生产技术交流会的内容?”
胡组长指着记录本问。
“是的,”
林卫东点头,“同志们白天劳动,晚上抽空总结交流一下,效果很好。”
胡组长不置可否,继续翻阅。
忽然,他的手指在记录本某一页停顿了一下,那里夹着一页陈曦之前手绘的风力提水车草图,线条流畅,结构清晰。
“这是谁画的?”
他问。
“我画的,”
陈曦承认,“当时为了给大家讲清楚原理,随手画的示意图。”
胡组长盯着那图纸,看了半晌,才缓缓道:“画得很专业嘛,不像随手画的。”
这话像是随口一说,又像是意有所指。
第西节:暂告段落与新的悬念
第一天的审查,在一种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结束了。
工作组没有明确表态,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晚饭后,胡组长对林卫东说:“林排长,农场的工作很有成效,同志们的精神面貌也不错。
尤其是试验田和防浪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卫东心中稍定,但不敢放松。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