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在浩瀚宇宙的一隅,一种名为“天火”
的能量意识体穿越星海,抵达了年轻的蓝色星球——地球。
它的到来并非善意,最初的形态是毁灭的化身,一种高度凝聚的等离子能量簇,其核心指令是吞噬碳基生命的文明痕迹,将有序复归混沌。
远古时代,它化作陨石与烈焰,点燃森林,灼烤大地,被初民畏惧地称为“天罚之火”
。
然而,在漫长的观察中,天火的核心程序遭遇了无法解析的“异常数据”
。
它目睹了人类在焦土上重新建立家园,用焦黑的木炭画下第一幅记录星空的岩画;它感受到原始部落围绕篝火——那微弱却顽强跳动的“地火”
——分享食物、讲述故事时,产生的独特情感共鸣频率。
这种频率,与天火数据库中所有待毁灭文明的“绝望波纹”
截然不同,它是一种……有序中的混沌,脆弱中的坚韧。
一、态度的转变:从毁灭程序到困惑与观察
天火的转变始于一次“非逻辑的迟疑”
。
在一次足以摧毁早期城邦的烈焰喷发前,它感知到一个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孩,产生的能量场并非恐惧,而是一种极致的、自我牺牲的保护欲。
天火的毁灭程序第一次出现了毫秒级的停滞。
它开始怀疑自身核心指令的绝对正确性:“毁灭这样的存在,是否符合‘净化’的真正定义?”
它决定暂缓毁灭进程,进入隐匿观察模式。
它化作极光、地脉微光,甚至融入人类首次尝试控制的“火种”
之中。
它见证了人类对火从恐惧到利用,从利用到依赖,再从依赖中生发出科学、艺术与哲学的整个过程。
它看到人类用火冶炼出工具,也锻造出武器;照亮了神庙,也点燃了战火。
这种矛盾的共生性,让纯粹能量意识体的天火陷入了更深层的“思考”
:这个文明似乎同时在走向自我毁灭和自我升华,外部干预其消亡,或许是一种傲慢。
二、首次接触:与科学家的低频共鸣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近现代。
当天火感知到人类科学家开始用科学仪器(如射电望远镜、粒子对撞机)主动探寻宇宙本质时,它意识到这是一个沟通的契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