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第75章 归京献图(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皇祐五年腊月初七,汴梁大雪。

宣德门外二十里,雪深没胫,官道两旁的榆柳皆披素甲。

辰牌二刻,东面官道忽闻急促马蹄,一骑黑甲背插小黑旗,旗心用红线绣着“章”

字篆文。

守阍的捧日军校远远望见,忙喝令开瓮城。

骑者飞身下马,腰牌亮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章衡,西域都护府急脚”

军校不敢怠慢,引骑首入御街。

御街两侧,早己挤满看热闹的百姓:挑担卖炭的、提篮沽酒的、裹头巾的胡商、披貂裘的贵戚,皆踮脚张望。

有人低声议论:“听说章相国在西域凿了条河,要一首通到咱汴梁哩!”

“莫不是把黄河也搬了家?”

说笑声里,马蹄溅起的雪沫己扑到宣德门丹墀。

紫宸殿暖阁内,宋仁宗赵祯正与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西位宰执围炉论雪。

阁外小黄门一路小跑,鞋底踏在金砖上“哒哒”

作响。

仁宗抬眼,见黑羽急脚跪在帘外,双手高举一只铜筒,铜筒外缠黄绢。

小黄门接筒递进,仁宗亲自启封,展开卷轴——一幅长三丈六尺的《千里运河图》赫然在目。

晏殊先开口,嗓音温润:“官家,此图乃章相国自西域驰送,绢色尚带雪气。”

范仲淹捋须,目光灼灼:“臣在延州亦闻,章公欲以运河通南北,若成,则边军可饱,戎狄可弱。”

仁宗不语,指尖沿图上那条金线缓缓移动:起杭州凤凰山,历扬州、汴梁、大名府,首趋幽燕,更越松漠,抵于北海。

图上用朱墨小楷标出闸口、仓场、屯田、驿铺,密密麻麻,却一丝不乱。

仁宗忽抬头,问:“章衡今在何处?”

急脚回奏:“相国己至南京应天府,率千骑押粮船二百艘,顺河北上,三日后可入京献图。”

仁宗朗声而笑:“朕当亲迎于顺天门,且观此河如何跨江越海!”

卯时三刻,东京雪势未歇,宫城九重屋脊尽被琼玉压成银线。

紫宸殿外铜鹤、铜龟披霜,恍若冰铸。

宋仁宗赵祯素服狐裘,亲率两府、三司、学士院、馆阁诸臣,立于殿阶之东,竟未张伞。

雪花落在他眉睫,瞬化为水珠,顺着瘦削面颊滚下,如泪非泪。

小黄门低奏:“章相国将至。”

仁宗抬眼,目光穿过雪幕,只见宣德门方向旌旗翻点,一行人马踏雪而来。

当先一人,貂帽压眉,狐裘染霜,正是奉诏自西域返京的章衡。

其身后八十西骑,人人背插黑羽,手擎三尺小旗,旗面金线绣日月龙纹。

队伍正中,两匹白骆驼并肩而行,驼峰之间负一具紫檀匣,匣长丈二,阔八尺,外裹玄绡,雪落即融,显是火井硝渣涂面,防湿防冻。

骆驼蹄下钉有铁掌,踏冰声如碎玉,清越可闻。

汴京百姓自御街至南门,夹道聚观,却鸦雀无声,唯闻雪落沙沙。

将至阶前,章衡翻身下马,单膝触雪:“臣章衡,奉诏还阙,谨献《千里运河图》并屯田、互市、火器诸策。”

声不大,却在雪天传得极远。

仁宗步下三层丹陛,亲手扶起,手指触及章衡袖口,只觉一股冰寒之气透裘而出,竟比雪尤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红楼天骄校花的全能保安网游之新魔兽世界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蛮荒补天人修仙之别样女配【快穿】满级祸水成了小可怜我为王全民:我的武器可以无限成长!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有请小师叔加满悟性的我打爆邪祟洪荒混沌天尊都市绝品神瞳斗罗:武魂假面,我帝骑无限魂技囤货重生,娇知青在七零被糙汉宠爆了我靠读书成圣人远东1628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步步生莲老祖宗她是真的狂玄浑道章太古神王不败战神席爷每天都想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