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章衡并未止步于推广玉米、土豆。
他结合大宋农书与东洲实际,创出“稻玉轮作法”
:夏种水稻,秋种玉米;春种小麦,冬种土豆。
此法可充分利用土地,防止病虫害,提升地力。
翌年夏收,奥洛姆各部落粮食产量飙升三成有余。
卡塔克特地送来一束金黄的玉米穗,穗大粒满,笑称:“此乃‘宋穗’,比鬼穗神气多了!”
章衡将丰收消息传回汴京,枢密院大悦,颁旨嘉奖,并增拨农具、种子支持东洲农事。
一时间,鲸盟城的农事试验区成为各部落竞相学习的样板。
随着玉米、土豆大面积推广,东洲粮食储备日益充盈。
章衡顺势推行“社仓制”
,在各部落设立粮仓,丰年购粮,荒年平粜。
他又以粮食为媒介,深化与奥洛姆人的贸易:以玉米换海豹皮,以土豆换鲸须,以南瓜换兽筋。
民生改善,人心渐稳。
奥洛姆人不再为口粮发愁,有余力参与宋人组织的屯垦、筑路、捕鲸。
章衡乘机推广“灰耕法”
与“新粮种植”
,使东洲农业渐成体系。
然丰收之下,隐忧渐生。
南美大陆的阿兹特克部落听闻东洲宋人富甲一方,遣使者前来,以鹰羽披风、金箔面具为礼,要求交换玉米、土豆种子。
章衡虽感为难,但念及邦交,还是以有限种子相赠,并派匠作南下指导。
不料,阿兹特克人得寸进尺,次年竟率船队北上,以武力胁迫鲸盟城开放更多贸易口岸。
章衡愤然拒绝,双方剑拔弩张,东洲局势一时紧张。
尽管外患初现,章衡却未动摇对农业发展的信心。
他在鲸盟城外的高崖上,亲手种下一株玉米,取名“安邦穗”
。
夜深人静时,他常立于崖畔,望着试验田中随风起伏的玉米、土豆,思绪万千。
“粮稳,则人心定;心定,则东洲安。”
章衡轻抚玉米叶,语重心长,“此非一时之功,乃万世之业。”
月色下,玉米叶沙沙作响,似在回应他的壮志雄心。
远处,奥洛姆人的篝火渐熄,唯有鲸盟城的灯火,与天边繁星相映成辉,照亮东洲的丰收之路。
——“粟米盈仓,土豆满囤;粮安天下,业定东洲。”
庆历三年(1100)六月,炎阳高悬。
章衡正在鲸盟城的农事工坊检查新制的土豆播种机,忽闻城外号角长鸣。
“相公,南岸有异族船队登陆,自称‘阿兹特克’,携重礼求见。”
传令兵气喘吁吁。
章衡快步登上城楼,见远处海滩上停着五艘雕饰华丽的独木舟。
来者身披斑斓的羽毛披风,头戴鹰冠,腰悬金箔铸成的面具,显然是南美大陆的显贵。
“阿兹特克乃南陆强国,以鹰羽、金箔、玉器闻名。”
一旁的孙尚郎低声禀报,“其人崇武,以战俘献祭神灵,颇为凶悍。”
章衡眉头微蹙,却旋即命人大开城门,以最高礼遇迎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