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的裂响,似为船队奏起冰之乐章。
章衡立于艏楼,回望渐渐远去的雪岸。
岸上,苏轼仍在挥手,折月奴己翻身上驼,雪原驼铃与龙骨雪橇声交织,如一支悠长的离别曲。
更远处的登州城,炊烟在雪幕中袅袅升起,与海面蒸腾的雾气连成一片,分不清哪是人间烟火,哪是海天云气。
章衡低声自语:“雪里第一缕炊烟,便是东洲的第一粒种子。”
北风更紧,龙旗怒卷,船队破浪东去,雪沫飞花,遮天蔽日。
而在雪幕深处,一只海东青振翅高翔,爪下紧抓一幅小小卷轴——那是章衡写给宋仁宗的第二封密奏,上只有八个字:
“东洲己望,雪原稻香。”
登州港外,海鳅号拔锚未久,北风忽转东南,碎冰被潮水推回,在船舷“咔啦啦”
撞成银屑。
章衡立于艉楼,手把千里镜,只见海面上浮出一条灰白巨影——昨夜暗潮中,一条座头鲸误入港汊,搁浅而亡。
鱼身长十丈,胸鳍若巨帆,黑背白腹,在阳光下泛着冷铁般的光泽。
登州水师统制杨文广急令舢板围护,防人盗割鲸脂。
章衡却抬手示止:“此鲸天赐,不可妄动。”
他命阮小七率水鬼队三十人,以长绳缚鲸身,借退潮之力,拖至港内“龙骨坞”
。
龙骨坞为半月形石塘,以水泥筑壁,塘底铺松木轨,专候巨鲸。
水鬼队手持鲸骨凿,自鲸首剖开,先取鲸油,再剥胸鳍、尾鳍,最后整副脊椎骨被缓缓吊起,宛若一条白玉长梁。
章衡亲以炭笔在鲸骨第一节脊棘上刻字:
“皇祐六年正月朔,登州港获座头鲸一,长十丈二尺,为龙骨灯塔之柱。
——章衡”
骨梁风干须百日,但章衡等不得。
他命工兵以火井硝渣调水泥,灌入骨髓空腔,外缠熟铁箍,三日后即可坚如铁石。
登州原有两座鲸骨灯塔,高九丈,今再添一座,名曰“三曜台”
。
三曜台以鲸脊骨为主柱,胸鳍骨为斜撑,尾鳍骨为横枋,三层八角,层层悬灯。
顶层置巨鲸眼珠一对,径尺余,以火井硝水浸泡三日,竟成天然水晶,内可燃油,外不透风,风再大,灯火不摇。
中层设火龙出水二十具,竹筒内藏火箭,筒口贴冰面,遇敌可齐发。
底层则开暗窗,藏飞天炮子炮十尊,炮口朝海,炮尾朝岸,可旋转三百六十度。
整座灯塔,鲸骨为体,铁骨为魂,水泥为肉,火器为牙。
正月十三夜,三曜台试灯。
章衡命杨文广点火,鲸油泼入鲸眼珠,火绳一引,“蓬”
的一声,白光冲霄十丈,照得海面十里如昼。
港内船工齐声欢呼,泊舟皆鸣鲸皮鼓相和。
灯光投在雪地上,拖出一条长长龙影,自登州城墙蜿蜒入海,仿佛真有一条巨龙踏雪破浪。
试灯夜,苏轼自登州军署踏雪而来,身披鹤氅,腰悬酒瓢,一进港便大呼:“奇哉!
鲸骨为塔,亘古未有,东坡当浮一大白!”
章衡笑迎,引苏轼登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