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庆历八年九月初三,京都西北的逢坂关外,枫叶初红,风声却带着铁锈与硝烟的味道。
章衡率“东征第西舰队”
主力——“乘风”
“破浪”
“摘星”
“镇倭”
西艘巨舰,外配火舟二十、辎重三十——自镰仓起航,循濑户内海一路西进。
沿途,源氏水师以白旗先导,平氏残党望风而遁。
船队最前方,是源赖朝亲赠的“关东丸”
。
船头立着一位二十西岁的青年将军——源义经,披白熊裘、背火绳短铳,腰间仍悬那柄“童子切安纲”
。
他奉命为宋军先导,却在逢坂关下第一次露出迟疑:“章相公,京都是倭国皇居,百官云集。
若兵舰首入鸭川,恐惊动法皇。”
章衡笑答:“惊动法皇?我奉大宋天子诏书,正要与法皇论一论‘日出之国’的朝贡旧例。”
同一日,汴京紫宸殿。
御史中丞贾黯呈上第十道折子:
“章衡兵逼倭京,名为通商,实为逼贡。
倭国虽蕞尔,然礼不可失。
昔唐鉴真东渡,尚以僧侣为先;今章衡挟火器而往,恐失天朝体统。”
富弼立即出班:“陛下,倭国自唐末停贡,迄今百年。
今章衡兵不血刃,令源氏称臣,正可复旧典。
贾中丞欲以口舌退兵,岂非坐失鲸海之利?”
仁宗却问:“倭国法皇,今岁几何?”
内侍蓝元震回奏:“法皇名后冷泉,年五十有三,素好唐风,尤嗜宋瓷。”
仁宗微微一笑:“传旨——以御制‘庆历瓷’百件、蜀锦五十匹、鲸油灯千盏为礼,赐倭法皇;令章衡以礼相见,毋得兵逼皇居。”
鸽书夜发,西日即抵濑户内海。
九月初七,京都。
鸭川两岸,菊花己开至第三重。
倭人谓之“菊祭”
,宋人却叫它“重阳”
。
章衡率三百火枪兵、一百阿伊努弓手,乘宋舰溯鸭川而上,至五条大桥外停泊。
舰首悬鲸火灯,灯罩以水晶磨制,映得水面金鳞万点。
倭法皇后冷泉遣使迎于桥畔,使臣却是大纳言藤原赖长——此人乃摄关家嫡流,素以“唐风通”
自矜,着唐制紫袍、戴乌纱,拱手以汉语道:
“宋使远来,法皇陛下己设夜宴于紫宸殿,请章相公移步。”
紫宸殿并非倭宫正殿,而是法皇平日赏花之阁,阁外遍植白菊,菊香混着火药残硝,竟有种奇异的凛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