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次日午时,恒州西市人声鼎沸,午后的燥热混杂着汗臭与廉价墨香,熏得人头昏脑涨。
戚薇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背着个半旧的药箱,扮作走方郎中,不动声色地挤入人群。
她身形瘦小,在拥挤的市集中并不起眼,很快便来到了“文渊讲舍”
外。
讲舍内早己座无虚席,连窗外都趴满了踮脚张望的士子。
高台之上,一名青衫儒士正慷慨陈词,他面容清癯,双目炯炯,声音竟盖过了周遭的喧嚣,如洪钟大吕,清晰地灌入每个人的耳中:“诸君不见乎?朝廷赋重如山,蝗灾不赈,而那国贼杨国忠犹在骊山大兴土木,为贵妃修华清宫!
此非亡国之兆乎?李唐气数己尽,唯我范阳安公,坐拥三镇雄兵,爱民如子,仁义待士,实乃天命所归!”
“安公仁义!”
台下立刻有人振臂高呼,应者云集,气氛狂热。
戚薇的目光冷静地扫过全场,将高尚的每一句煽动之语都牢牢刻在心底。
她注意到,人群中有几名身材壮硕、太阳穴高高鼓起的汉子,正不时地引导着口号,并将一卷卷打磨光滑的竹简塞到那些情绪激动的士子手中。
他们动作熟练,显然并非第一次做这种事。
戚薇压低了斗笠,缓缓退向讲舍一角的阴凉处。
那里躺着一名中暑倒地的老者,家属正焦急地呼喊。
这正是她最好的掩护。
她快步上前,放下药箱,熟练地打开,取出银针。
“莫慌,让一让,我是郎中。”
她声音沙哑而沉稳,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在为老者施针的间隙,一名分发竹简的壮汉恰好经过。
戚薇趁着从药箱取纱布的动作,指尖如电,轻巧地勾过一枚竹简,顺势滑入宽大的袖袍之中,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无人察觉。
她一边低声嘱咐病人家属注意事项,一边竖起耳朵,将周遭的议论尽收耳底。
“听闻安公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是啊,不像咱们这儿,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官兵比贼匪还狠。”
“若安公真能带来仁政,改换门庭,又有何不可?”
民心之汹涌,远超预想。
戚薇心头一沉,待老者悠悠转醒,她便收起药箱,混入散场的人流,悄然离去。
节度使府,书房内。
戚薇将袖中的竹简与凭记忆默写下的讲学笔记一并呈上。
赵襦阳接过,首先展开那份笔记,目光锐利如鹰。
当他看到“李唐气数己尽,安公天命所归”
等字眼时,指节微微发白。
再看那竹简,通体打磨,字迹是用烙印烫上去的,工整清晰。
其内容引经据典,竟是巧妙地曲解《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学说,将其歪曲为“天子无道,天命可易”
,极具蛊惑力。
“雕虫小技,却能杀人于无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