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苏轼挥毫,写下大字榜文:“东京学士苏子瞻,醉碎铜缸救煤山。
碎缸一片,换煤十斤;碎缸十片,换煤百斤。
明日辰时,御街东市,先到先得!”
榜文一出,汴梁百姓奔走相告,哄传“学士砸缸救煤”
,竟成美谈。
次日辰时,御街东市。
人群挤得水泄不通,碎缸残片被当作苏学士真迹,百姓手捧破片,只为一斤减价煤。
章衡顺势推出“碎缸煤”
——以碎缸残片为记,购煤者免三成价。
半日之间,碎缸尽数换出,煤仓得保,榷场交割如期。
五月初三,天蒙蒙亮,御街东市的嘈杂己散,汴水码头却人声鼎沸。
章衡立在船头,身后是昨夜赶制的三千块“煤渣砖”
。
每块砖长一尺二寸,宽五寸,厚三寸,青灰底色上压出“碎缸”
二字,边缘还留着铜缸碎裂的纹理,像一幅天然的花纹。
苏轼披鹤氅,手里摇着蒲扇,扇面上写着“煤山学士”
西个大字,笑对章衡:“子平,你这三千块砖,今晚便要随漕船北上,筑成拒马墙的第一层。”
章衡点头,声音被河风卷起:“砖轻而坚,十人可抬百块,三昼夜可垒一里。
辽人若来,先撞这堵墙。”
船夫们齐声应诺,号子震得水面起皱。
岸上百姓把昨夜换来的碎缸残片插在发髻上,当作护身符,目送漕船远去。
午后,崇政殿。
仁宗身着便服,案上摆着一块煤渣砖,指尖轻敲,声若磬石:“章卿,此砖真可拒胡马?”
章衡跪答:“回官家,此砖以煤渣、石灰、河沙三合,阴干七日,可耐千度;垒墙十层,可抵万骑。
砖背可藏火铳,射口暗设,敌至则发。”
仁宗大悦,亲手提笔,在砖背写下“煤山”
二字,赐黄金千两,令即日运往河北。
退殿时,苏轼追上章衡,低声笑道:“子平,今夜我请你在樊楼吃醉蟹,顺便把那首诗刻在砖背上,让辽人来了也读一读。”
五月十五,拒马河畔。
新筑的煤渣墙蜿蜒三里,高两丈,顶宽五尺。
墙头每隔十步嵌一块“诗砖”
,砖面阳刻苏轼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