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第72章 河西走廊(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折月奴本人左臂缠着血迹斑斑的布带,却仍高擎“折”

字旗,旗上多了一行新绣的小字:“雪崩为证”

夕阳西斜,祁连雪峰被染成血色。

章衡命人在堡外立碑,碑文由沈括手书:“大宋元祐六年冬,相国章衡借雪崩破西夏铁鹞子于黑水堡,羌骑折月奴为前锋。

雪崩不吞宋土,天意属华夏。”

碑成,章衡亲手将一壶热酒洒在碑前,酒液渗入雪中,像一条细小的血河。

夜深,黑水堡火井重新点燃。

火光照耀下,水泥堤泛着青灰色的冷光,像一条新生的龙脊,蜿蜒向酒泉,向敦煌,向更远的西域。

章衡立于堤上,北望祁连,南望走廊,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汴京,自己曾对官家说:“河西走廊者,大宋之咽喉也;咽喉若在,天下可安。”

此刻,他仿佛听见咽喉深处传来一声悠长的呼吸——那是河西走廊在雪与火之后,重新苏醒的声音。

雪崩后的第三日,黑水堡外的战场仍像一块被巨兽啃过的骨头:残旗半埋,冻血如漆,折逋氏的羌骑与宋军工兵交错扎营,篝火昼夜不熄。

章衡却无暇凭吊,他连夜乘快马南下六十里,抵达酒泉。

城门甫开,一股带着硫磺味的热浪扑面而来——那是酒泉火井独有的气息,像地底巨龙的鼻息,融雪化冰,也摄人心魄。

火井的渊源可追溯至西汉。

旧志载:“泉中有火,可燃,色青而焰短,久不灭。”

当地人称为“地火”

,只用来熬硝、煮盐,量小且难驭。

元祐五年冬,沈括奉章衡令,调河西军屯之硝匠、火药局老匠三十余人,以“蜂窝煤法”

筑井,以“倒焰炉”

聚火,终在酒泉城南三里处掘得三口大井。

井口方五尺,深七丈,火势喷薄,昼夜可熬硝千斤,煮盐万斤。

井旁筑堤,以水泥固之,又引雪水成渠,渠上架木轨,小车载硝石、煤块往来如织。

自此,酒泉火井遂为河西火药之肾,亦为章衡“雪崩破敌”

后最急之补给。

此刻,火井西周却是一片悚然的寂静。

井口上方悬着十余具焦黑的吊桶,桶底尚有残硝未净;井台石阶上,一道道裂缝像被火蛇舔过,泛着暗红。

沈括蹲在裂缝旁,用一根铜尺量了量,回头对章衡道:“相公,昨夜井下爆响三次,火舌蹿出井口丈余,烧断吊索,伤匠三人。

硝匠们说这是‘地火反噬’,不敢再下井。”

章衡蹲下身,指尖触到石阶上的裂缝,灼热透过牛皮手套首钻掌心。

他抬头望向井口,火光映得他半边脸通红,半边脸却埋在阴影里,像一截被劈开的木炭。

良久,他低声道:“地火若不能为我所用,河西走廊便无第二条命。

沈存中,你信鬼神么?”

沈括苦笑:“下官只信配方。”

章衡点头:“那便再配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末世:我囤百亿物资坐等末世琥珀之剑皇兄万岁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九天神帝和亲糙汉可汗后,我在草原忙种田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四合院:情满四合院外传诸天最强万道钓皇她除了能打一无是处神魔天尊龙舞九天我的悟性爆炸了大周仙吏武林半侠传全职法师之冰天雪帝世嫁灵境行者天朝仙吏诸天谍影蚀骨承欢:老公,别强来捡只猛鬼当老婆帝国崛起陈医生,别怂!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