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张凡接替彭红的岗位后,我去他工地的办公室就少多了,也很少和他闲聊。
毕竟不太熟悉和了解,虽然我们都有当兵的历史,但和他闲聊时,除了那次讲他的过去,觉得他还很能说外,后来聊天时,总感觉到他话语不多。
没有太多的共同话题,毕竟他己经50多岁,也许这就是代沟。
所以,我就很少去他办公室。
但他却时不时给我打电话,向我这个投资方的管理者,征求对工地的管理和技术上的看法,态度也非常诚恳,每次都让我感觉他很有老大哥的那种风范和度量。
慢慢的,我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张凡自从接替彭宏的岗位后,对工地简陋的办公室也进行了重新布置,并放了个简易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技术书籍。
屋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和旧书的味道。
墙上挂着一幅字画,写着“宁静致远”
,旁边是一张他和战友的合影,照片己经泛黄,但每个人的笑容依旧灿烂。
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我总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平静,仿佛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
张凡坐在办公桌后,眼神温和而深邃,仿佛总在思考着什么。
他的笑容不多,但每一次微笑都让人觉得温暖而真诚。
记得有一次,工地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几个年轻技术员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作为投资方的管理者,虽然有自己的看法,但也不便首接干预。
正当大家僵持不下时,张凡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
他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而是静静地听每个人说完,然后轻轻地问了一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他的声音不高,却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张凡没有首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大家一步步分析问题的根源。
他从最基本的原理讲起,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技术问题。
他的讲解不仅清晰明了,还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最后,他微笑着说:“技术问题就像打仗,不能光靠蛮力,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所有人,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而张凡却没有居功,只是淡淡地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张凡的包容,体现在他对每个人的尊重和理解上。
无论是对待年轻工程师还是普通工人,他总是一视同仁,从不摆架子。
有一次,一个年轻工人因为操作失误导致了一些损失,心里非常害怕,以为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但张凡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帮他分析失误的原因,并鼓励他说:“年轻人犯错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从中吸取教训,下次做得更好。”
这番话不仅让那个工人深受感动,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张凡的宽容和大度。
张凡的指导,总是那么恰到好处。
他从不强行灌输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对方自己找到答案。
他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强求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