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的描述之外,更藏着“承前启后”
的深意。
他这才明白,老子写下的每个字,都不是孤立的道理,而是像星象一样,彼此勾连,形成完整的“道”
之星空。
竹简渐渐写满,老子的额角渗出细汗,滴落在最后一片竹片上,晕开的墨痕竟与“紫微垣”
的轮廓完全重合。
他放下笔时,恰好是午时三刻,观星台的漏刻发出“当”
的一声,与关内百姓的午时钟声相和,震得案上的紫石英微微发颤。
“就写到这里吧。”
老子将竹简推到尹喜面前,整卷竹片己被紫气染成淡紫,字迹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它像观星台的星图,能指方向,却不能替人走路;能示星象,却不能代人观测。
后世子孙若能顺着它找到‘道’的影子,便不算辜负这竹简。”
尹喜捧着竹简,只觉入手沉重,仿佛捧着整个星空。
他逐字细看,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的“仁”
字里,藏着“毕宿”
的星纹;“上善若水”
的“水”
字笔画,恰似“银河”
的流向。
最奇的是最后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每个字的收笔处都拖着一缕紫线,与案上的紫石英相连,像无数细流汇入银河。
紫气渐渐散去,露出湛蓝的天空,“文曲星”
的光芒己恢复如常,却比往日更温润。
尹喜忽然想起《甘石星经·终篇》“大道无形,托文以传;文无定法,应星而变”
的句子,原来这卷竹简不是“道”
的终点,是“道”
的路标,就像观星台的铜盘,能让人认出星象,却永远代替不了抬头望见的星空。
他将竹简小心卷起,用紫丝绳捆好,绳结打成“北斗”
的形状。
老子看着他的动作,忽然笑道:“你守这关,传这经,便像这‘天关星’,立在道途的入口,让该进的进,该悟的悟。
这便是你的‘道’了。”
尹喜抬头时,正见阳光穿过窗棂,在老子的粗布袍上投下“文曲星”
的光斑。
他忽然明白,自己恳请著书的心意,守护关隘的职责,与老子书写的竹简、天幕运行的星象,原是同一件事——都是“道”
在显形,都是要让这天地间的“常道”
,能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遵循。
午后的风穿过观星台,带着新写的竹简清香,往关内飘去。
尹喜知道,从这一刻起,函谷关不仅是阻挡兵戈的要塞,更成了传递“道”
的驿站,而他手中的竹简,会像一颗新的星子,在后世的星空里,亮很久很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