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南宝山坳的春天,在菜畦的嫩绿和木屋的炊烟中变得真实可触。
当村民们初步安顿下来,菜园里有了第一批可以采摘的叶菜,狩猎队偶尔能带回些野味,从废墟中搜寻的勇气也随着温饱问题的些许缓解而增长时,一个被期待己久的节点终于到来——“南宝山集市”
正式开市了。
开市的地点,就在堡垒大门外三十米那块相对平整的硬地上。
陈默让人在西周用白灰画出了清晰的边界线,并在入口处立了一块醒目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简明的规则:
1.禁止暴力!
2.禁止靠近禁区!
3.垃圾入桶!
(场地边缘放置了几个用旧油桶改装的垃圾箱)
4.公平交易,后果自负。
堡垒不担保交易物品的真伪或质量。
开市日定在每月初一和十五。
第一次开市的清晨,气氛与其说是热闹,不如说是小心翼翼的试探。
太阳刚爬上东边的山梁,清冷的空气里还带着露水的湿气。
稀稀拉拉来了十几个人,大多是山坳村的村民。
他们或蹲或站,在自己带来的破布或草席上,摆出了少得可怜的货物:几把刚挖出来、还沾着泥土的野菜(荠菜、马齿苋),一小堆颜色各异的野果(多是酸涩的山丁子、野莓),几个用柳条或藤蔓编的歪歪扭扭的篮子,还有一个猎户带来了几条巴掌大的河鱼,用草绳穿着,鱼鳃还在微微翕动。
大家的目光都带着期待和不安,彼此小声交谈,更多的则是望向同一个方向——堡垒大门附近,由张卫国带队的堡垒官方摊位。
堡垒的摊位很简单,两张从仓库里搬出来的旧木桌。
上面摆放的物品也都是些生活用品,不过应该都是流民们急需的:
盐!
用粗糙的油纸包成小包,每包大约一两。
这是维系生命的硬通货,虽然现在还不太稀缺,但是在末世也是不可再生资源。
工具:几把锋利的斧头、两把柴刀、几根磨得发亮的钢钎、一把锈迹斑斑的老虎钳。
旧衣物:几件完好的工装外套、几条牛仔裤、几件衬衫@几顶帽子、一些耐磨的布料。
锅碗瓢盆:几个磕碰过的搪瓷缸子、几个铝锅、几个大小不一的瓷碗。
堡垒的定价(或者说兑换标准)出乎意料地“亲民”
。
“一包盐,换三斤野菜,或者两斤野果,或者一条像样点的鱼。”
负责摆摊的王翠花声音洪亮地宣布,李三在旁边抱着81杠,眼神警惕地扫视全场。
“这把斧头,有点豁口,换…嗯,换五十斤柴火,要干透的硬木!”
吴磊推了推眼镜,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有底气。
“旧衣服,看着给点用得上的东西就行,野菜、果子、或者帮忙干半天活儿都成!”
苏晴也在一旁帮忙,她的出现本身就带着一种公信力。
低廉的价格,堡垒的背书,瞬间点燃了村民们压抑己久的交易热情。
一个抱着野菜的妇人,用三把鲜嫩的荠菜换到了一小包洁白的盐粒,她捧着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那个猎户,用两条鱼换到了一把豁口斧头,虽然旧,但以后砍树终于有了趁手的工具,他咧着嘴,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