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钢铁厂宏发仓储区一役的硝烟,在一个月的时光流转中渐渐散去,但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却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城市废墟这片绝望的土地上,持续扩散着一圈圈复杂的涟漪。
南宝山堡垒,表面上似乎赢得了这场惨烈的博弈。
他们成功铲除了宿敌钢铁厂,击毙了“独眼狼”
杨震,更带回了象征未来希望的技术人才——黑火药工程师老葛、钳工大刘和小孙,以及制造图纸。
那辆缴获的、如同钢铁巨兽般的改装房车,停放在监狱堡垒内部的小广场上,成为了胜利最首观的象征,也引来了山坳村流民们的好奇和围观。
堡垒内部举行了一场简单却肃穆的追悼会,纪念牺牲的钱小豪。
他的钢钎被擦拭干净,郑重地陈列在堡垒的荣誉墙上,提醒着每一个人胜利的代价。
如今的监狱堡垒也不再大门紧闭,知根知底的人都可以进入监狱内,但是大家似乎并不愿意住那狭小的监舍,在监舍内住了一个多月后,有的巡逻队员的家属又搬回了山坳村里居住,因为那里有左邻右舍,有人间烟火气。
警戒哨也己经前移到了山坳村村寨的大门口。
随着物资的丰富,南宝山集市从每月开两次变成了每天都开,种类也变得丰富了起来。
甚至出现了做皮肉生意的女人,只是与城里不同,这里的女人眼里没有绝望,他们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的家属而“工作”
,没有人强迫她们,也没有人剥削她们。
集市也渐渐出现贩卖珍贵药物和山口很稀缺的烟酒、汽油等工业品的摊位,这些摊主大多面生,据卧底赵磊介绍,这些人来只城里的团队,包括秩序团,城里缺乏粮食和新鲜蔬菜,他们走正常渠道来交易物品。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那看似辉煌的战利品本身。
老葛、大刘、小孙三人被妥善安置在内监区清理出的一个相对干净、安静的房间里,由王翠花负责对接他们的生活需求。
陈默、吴磊和张卫国与他们进行了数次长谈,他们迫切想要复装子弹,制造重武器。
收获是巨大的。
老葛凭借那些图纸和笔记,很快就确认了钢铁厂黑火药的最佳配比(硝酸钾75%,硫磺10%,木炭15%,并添加了少量特殊稳定剂和缓燃剂以提升威力和安全性),以及颗粒化、无烟化、储存的全套工艺流程。
他甚至指出了杨震急于求成而忽略的几个关键安全隐患。
大刘和小孙则凭借着记忆和部分残图,基本复原了钢铁厂主流散弹枪的结构图,包括枪管锻造(利用现有无缝钢管)、机匣加工、扳机组设计等关键步骤。
他们对如何利用简单机床进行加工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但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老葛推了推用胶布粘好的眼镜,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惋惜,“陈队长,吴工,道理是这个道理,工艺我们也大概清楚。
但是……这里没有设备啊!”
他指着图纸上的各种部件:“枪管需要好的无缝钢管,内壁需要铰光甚至拉制膛线(虽然散弹枪对膛线要求不高,但好的膛线能显著提升威力和射程),这需要专门的深孔钻床和拉线机!
机匣需要铣床、钻床、攻丝机!
撞针需要车床精加工!
热处理需要盐浴炉或者至少是可控温度的焦炭炉!
还有……黑火药的主要原料,硫磺和硝石(硝酸钾),这里哪里有?以前钢铁厂也是靠搜刮城市里的化工仓库和化肥厂遗址,存量也不多,现在估计都落在秩序团手里了。”
大刘闷声闷气地补充:“还有电……以前厂里靠一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才能带动那些机床。
这里……水力发电够点灯和收音机就不错了吧?”
吴磊深表赞同。
他比谁都清楚堡垒的现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