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朝廷商议想留温峤辅佐朝政,温峤因为王导是先帝任命的人,坚决推辞回到藩镇;又因为京城荒凉残破,物资供应不足,就留下物资储备和器具,然后返回武昌。
皇帝逃出石头城时,庾亮见到皇帝,磕头哽咽,皇帝下诏让庾亮和大臣们一起登上御座。
第二天,庾亮又磕头谢罪,请求退休,想全家逃到山海之中。
皇帝派尚书、侍中拿着手诏安慰说:“这是国家的灾难,不是舅舅的责任。”
庾亮上奏章自己陈述:“祖约、苏峻放纵行凶叛逆,罪过由我引发,就算被碎尸万段,也不足以告慰七庙的神灵,弥补天下人的指责。
朝廷又有什么理由把我归在人列,我又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
希望陛下虽然宽恕我,保全我的性命,也应该抛弃我,任凭我自生自灭,那么天下人大概就知道劝善戒恶的纲纪了。”
皇帝下优抚诏书不允许。
庾亮又想逃到山海,从暨阳向东出发;皇帝下诏有关部门没收他的船只。
庾亮于是请求到外镇效力,出任都督豫州、扬州的江西、宣城诸军事、豫州刺史,兼宣城内史,镇守芜湖。
陶侃、温峤讨伐苏峻时,传布檄文给各州郡长官,让他们各自领兵救援朝廷。
湘州刺史益阳侯卞敦拥兵不赴援,又不给军粮,只派督护率领几百人跟随大军而己,朝廷内外没有不感到奇怪和感叹的。
等到苏峻被平定,陶侃上奏卞敦阻碍军队,观望不赴国难,请求用囚车把他押解到廷尉治罪。
王导认为战乱之后,应该加以宽恕,调任卞敦为安南将军、广州刺史;卞敦因病不赴任,征召为光禄大夫、兼少府。
卞敦忧郁愧疚而死,追赠本官,加授散骑常侍,谥号为敬。
臣司马光说:“庾亮以皇亲国戚的身份辅佐朝政,首先引发祸端,国家破灭君主危难,自己却苟且逃脱;卞敦位列方镇,兵马粮草都充足,朝廷颠覆,却坐观胜负。
作为臣子的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既不能依法严惩,又用宠信和爵位回报他们,晋朝没有法度,由此也可以知道了。
承担这个责任的,难道不是王导吗!”
改封高密王司马纮为彭城王。
司马纮是司马雄的弟弟。
夏天西月乙未日,始安忠武公温峤去世,安葬在豫章。
朝廷想在元帝、明帝两座陵墓北边为他建造大墓,太尉陶侃上奏说:“温峤的忠诚显扬于圣世,功勋道义感动人神。
如果他死后有知,怎会乐意今天这种劳民伤财的事!
希望陛下施予慈恩,停止移葬之事。”
皇上下诏听从了他的建议。
朝廷任命平南军司刘胤为江州刺史。
陶侃、郗鉴都说刘胤没有担任地方长官的才能,司徒王导不听。
有人对王导的儿子王悦说:“如今大难之后,法纪松弛。
从江陵到建康三千多里,流民数以万计,分布在江州。
江州是国家的南部屏障,要害之地,而刘胤凭着奢侈的本性,闲散地应对局面,就算没有外部变故,也必定会有内部祸患。”
王悦说:“这是温峤的意思。”
秋天八月,前赵南阳王刘胤率领几万部众从上邽奔赴长安,陇东、武都、安定、新平、北地、扶风、始平各郡的戎人、汉人都起兵响应他。
刘胤在仲桥驻军;石生环城固守,后赵中山公石虎率领两万骑兵救援。
九月,石虎在义渠大败前赵军队,刘胤逃回上邽。
石虎乘胜追击,尸体连绵千里。
上邽溃败,石虎擒获前赵太子刘熙、南阳王刘胤以及他们的将领、王公、卿校以下三千多人,全部杀掉,把前赵朝廷的文武官员、关东流民、秦雍地区的大族九千多人迁到襄国;又在洛阳活埋了五郡的屠各部落五千多人。
石虎进军河西攻打集木且羌,攻克了那里,俘获几万人,秦、陇地区全部平定。
氐王蒲洪、羌人首领姚戈仲都向石虎投降,石虎上表推荐蒲洪监管六夷军事,姚戈仲为六夷左都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