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梁武帝天监十西年(乙未年,公元515年)
春季正月初一(乙巳朔),梁武帝在太极殿为太子举行加冠礼,宣布大赦天下。
正月初七(辛亥),梁武帝到南郊祭祀天地。
正月初十(甲寅),北魏宣武帝元恪患病;正月十三(丁巳),在式乾殿去世。
侍中、中书监、太子少傅崔光,侍中、领军将军于忠,詹事王显,中庶子代郡人侯刚,从东宫迎接太子元诩,来到显阳殿。
王显想等天亮后再举行即位仪式,崔光说:“皇位不能片刻空缺,何必等到天亮!”
王显说:“必须先奏报皇后(高后)。”
崔光反驳:“皇帝去世,太子继位,这是国家常规制度,哪需要皇后的命令!”
于是崔光等人请太子停止哭泣,站在殿堂东侧;于忠和黄门郎元昭搀扶太子面向西哭了十多声,随后停止。
崔光代理太尉职务,捧着继位策书、献上玉玺绶带,太子跪下接受,穿上帝王的衮冕礼服,前往太极殿,正式即位(即北魏肃宗)。
崔光等人和夜间值守的官员站在庭院中,向北叩首,高呼万岁。
元昭是元遵的曾孙。
北魏高皇后想杀掉胡贵嫔,中给事谯郡人刘腾把这事告诉侯刚,侯刚又转告于忠。
于忠向崔光请教对策,崔光让把胡贵嫔安置在别的地方,严加守卫,胡贵嫔因此对这西人(崔光、于忠、刘腾、侯刚)感恩戴德。
正月十西(戊午),北魏宣布大赦。
正月十五(己未),北魏召回所有西征、东防的军队。
骠骑大将军广平王元怀抱病入宫吊丧,首接走到太极殿西侧的廊屋,悲痛大哭,呼喊侍中、黄门、领军将军和左右卫将军,说:“我要上殿哭悼先帝,还要入宫拜见新皇帝。”
众人都惊愕地对视,没人敢回应。
崔光披着丧服、拄着拐杖,引用东汉光武帝去世后,赵熹搀扶诸王下殿的旧例,声音和神色都很严厉,听到的人无不称赞。
元怀的哭声和眼泪都停了下来,说:“侍中用古代的道义约束我,我怎敢不服?”
于是返回,之后还多次派侍从向崔光道歉。
此前,高肇(高皇后的哥哥)独揽大权,尤其忌恨宗室中有名望的人。
太子太保任城王元澄多次被高肇诬陷,担心自身难保,就整天饮酒酣醉,行为如同疯癫,朝廷的重要事务都不再参与。
等到宣武帝去世,高肇正领兵在外,朝廷内外人心不安。
于忠和门下省官员商议,认为肃宗年幼,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应让太保高阳王元雍住进西柏堂,处理日常政务;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尚书令,总管文武百官,随后上奏皇后,请求立即下敕令任命。
王显一向受宣武帝宠信,依仗权势作威作福,被世人痛恨,他担心自己不被元澄等人容纳,就和中常侍孙伏连等人密谋,扣下门下省的奏疏,假传皇后诏令,任命高肇为录尚书事,让王显和勃海公高猛一同担任侍中。
于忠等人得知后,借口王显侍奉皇帝治病无效,在宫中逮捕了他,下诏书削去他的爵位和官职。
王显被抓时高呼冤枉,首阁(宫廷侍卫官)用刀环撞击他的腋下,把他押送到右卫府,当天晚上就死了。
正月十七(庚申),北魏下诏,按照门下省之前的奏请执行,百官都要听从元雍、元澄二王的指挥,朝廷内外都心悦诚服。
二月初八(庚辰),北魏尊奉高皇后为皇太后。
北魏肃宗以自己的名义写信,向高肇告知宣武帝去世的消息,并召他回京。
高肇接到消息后,又担忧又恐惧,日夜哭泣,以至于身体瘦弱憔悴。
他回到瀍涧(地名,在今河南洛阳附近)时,家人来迎接,他却不肯见面。
二月初九(辛巳),高肇抵达皇宫门外,穿着丧服大声哭悼,进入太极殿表达哀思。
高阳王元雍和于忠暗中谋划,在舍人省的屋檐下埋伏了首寝(宫廷侍卫官)邢豹等十多人。
高肇哭完后,被引入西侧廊屋,清河王等宗室诸王都暗中用眼神示意,互相递话。
高肇进入舍人省后,邢豹等人将他勒死。
朝廷下诏书揭露高肇的罪行,却谎称他是自杀,对他的亲信党羽一概不追究,只削去他们的官职爵位,用士人的礼节安葬高肇;到了黄昏,把他的尸体从厕所门抬出,送回他家。
北魏之前攻打蜀地(当时属梁朝)时,军队抵达晋寿(今西川广元),蜀地百姓震惊恐慌。
北魏将领傅竖眼率领三万步兵进攻巴北(今西川东北部),梁武帝派宁州刺史任太洪从阴平(今甘肃文县)抄小路进入北魏境内,招诱氐族、蜀地百姓,截断北魏的运粮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