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再比如如何进行镀膜工艺,裁剪出设计好的电极形状。
选择材料、制备电极、安装薄膜、连接引线、封装保护——这些内容他在线上实验室里完成过无数次,成功过无数次。
此刻,他只需要做的便是将线上实验室的步骤拿到线下实验室去一点点完成。
他不像是线上实验室,按个按键,沿着虚拟线安装、切割即可,他需要连景不断去尝试、去改变,寻找那个能让静电薄膜驱动器样品达到最佳性能的平衡点。
与此同时,A大论坛里。
朴钟海的名字再一次频繁出现在论坛里。
上次他涉及盗取国家机密被关了进去,大家都不知道后续如何。
直到刚刚,有人看到朴钟海实验室宣布他们发明了一款新的静电薄膜驱动器。
这款静电薄膜驱动器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相同电压下产生的驱动力有所提高,同时可置于更复杂的可穿戴式传感器或小型驱动装置中。
可以说相较于前一款静电薄膜驱动器,它的尺寸、形状、接口都有了极大的改进,使用的场景和设备也变多了。
而具体产品数据将于本月下旬进行发布。
而对A大的学生来说,除了这个技术是出自朴钟海实验室外,其他的便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事。
这本来只是一场技术革新。
但偏偏朴钟海实验室公开声明,若华国方面需要技术授权,需额外支付高达50%的专利费用。
这一决定瞬间打破了平静。
华国若按照朴钟海实验室说的那样,多支付50%专利费,那么可能会引发更多不良效仿,其他国外科研机构或企业在对华进行技术授权时也有可能提高对应的门槛。
但如果拒绝、不接受这要求,则需要技术人员进行自主研发,短期内,这个项目是很难进行技术突破,同时他们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微型机电系统这些前沿科技领域的技术会受到限制,技术链条断裂,像精密仪器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都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着实进退两难。
B大。
王新余正同沈钦打着电话说起这件事,他们没有想到几乎一夜之间所有华国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了静电薄膜驱动器这样东西。
网上因为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
而王新余和沈钦也为这件事头疼。
“不知道上面会怎么应对,现在的局面实在太棘手了。
我问过了朴钟海他们研究了差不多三年才让这个技术得以成型,我们若是想在短时间内突破,怕是不大可能。”
王新余轻叹了一口气,紧接着,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朝着沈钦说道:“静电薄膜驱动器……我记得‘创新杯’复赛的时候,A大也有一个学生对静电薄膜驱动器进行改造。
你说有没有可能……”
说到后面的时候,王新余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荒诞。
他这是拿一个学生的作品同H国的实验室比,这怎么可能比得过?
想到连景的作品,沈钦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估计这学生的压力比我们大。
我看了他的那些仿真数据,运算精度、运算时间都大幅度减少,定位和大行程方面的优势发挥更加稳定,更具有竞争力。”
“但这只是同目前市面上的静电薄膜驱动器相比。
朴钟海团队的那些成员,他们的人品都一般,但是他们的技术和能力是不容小觑的。”
“怎么可能一个学生的产品就能同实验室团队的研究成果相提并论并且超过的?现在我如果是那个叫做连景的参赛者,只能期待决赛和朴钟海团队公布数据的时间不要在同一天,不然极大可能会影响最后的成绩。”
然而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复赛的时间定在2014年11月30日,而朴钟海实验室也将在当天公布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