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回到公寓后,他打开抽屉,取出一叠厚厚的信件??这些都是过去一个月间收到的读者来信。
有的来自工厂工人,说他在轮班间隙读《故乡》时哭了;有的来自女教师,称她偷偷在课堂上朗读索雷尔的作品片段;还有一位十四岁的少年写道:“先生,我父亲说我不能崇拜您,因为您‘不爱法国’。
但我认为,真正爱一个国家的人,才会指出它的错误。”
他一封封读完,眼眶微热。
当晚,他提笔给那位少年回信:
>“亲爱的朋友:
>
>你说得对。
真正的爱,从不意味着盲从。
就像医生不会因为害怕诊断而出具假报告一样,作家也不能因畏惧批评而隐瞒真实。
>
>我不知道你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
但请记住:当你看到不公却选择沉默,那一刻,你就已经失去了自由。
>
>继续读书吧,继续提问吧。
哪怕全世界都说你在犯错,只要你内心清楚方向,就值得走下去。
>
>愿你永远保有怀疑的勇气。
>
>莱昂纳尔?索雷尔”
写罢,他将信封好,贴上邮票,搁置一旁待明日寄出。
几天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举办了一场名为“文学与责任”
的公开辩论会。
主办方原定邀请三位主流评论家,但在学生强烈抗议下,临时增设了一个环节:“致索雷尔的回声”
。
十名学生轮流登台,朗读他们写给这位“被放逐的作家”
的信件节选。
其中一人竟全文背诵了那封公开信,语气沉稳,一字未差。
台下掌声雷动。
而坐在角落里的教育部观察员脸色铁青,中途离场。
这场活动被《人民之声》称为“青年灵魂的觉醒”
,但也引来政府高层震怒。
费里总理在内阁会议上拍案而起:“这些学校正在培养叛乱分子!”
随即下令加强对高校讲座的监管,并冻结一批涉嫌“激进倾向”
的学术项目经费。
可就在官方加紧控制的同时,一股更为隐秘的力量正在悄然蔓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