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她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以前我觉得改变很难,是因为坏人太多。
现在我发现,难的是让好人敢开口。
而你做的事,就是让开口变得不那么可怕。”
他笑了笑,握住她的手。
“不是我让他们敢说,是他们彼此看见了。”
几天后,法国建筑师再次来信。
这次他寄来一只老旧皮箱的快递单号,里面装着他整理的父亲遗物,其中包括一封未曾寄出的信,收件人署名:**林沅一**??沅太父亲的名字。
信是1994年初写的,内容简短:
>“沅一兄:
>
>读罢《都市的代价》,彻夜难眠。
你说得对,我们建造的不仅是道路与建筑,更是人的生存方式。
可惜太多人只看得见GDP曲线,看不见孩子们失去的滩涂与星空。
>
>我曾试图在规划会议上引用你的话,结果被讥为‘浪漫主义妨碍者’。
如今我也即将退休,唯一能做的,是把这些资料保存下来,等待有一天,有人愿意重新翻开。
>
>相信火不会熄灭,哪怕暂时藏在灰烬之下。
>
>??佐伯健二”
沅太坐在父亲常坐的藤椅上,反复读着这封信,手指抚过纸面褶皱,仿佛触摸到两个素未谋面的灵魂曾在黑暗中彼此呼应。
他终于明白,为何那位司机在狱中写下“至少有一次,我是站在真相这边的”
;也终于理解,为何阿部裕子的女儿会在十年后找到他。
因为他们都曾孤独地举着火把,走在无人回应的路上。
而现在,这条路有了回音。
九月初,国民记忆库正式上线公测版。
首页是一幅动态日本地图,点击任意地区,即可听到当地居民讲述变迁故事。
北海道渔村老太太的声音成为首页推荐:“那片海以前晚上会发光……”
播放量突破百万。
更有学校将其纳入社会课教材,老师带领学生边听边讨论:“如果我们不做记录,一百年后的人会不会以为,这片土地从来就是这样?”
与此同时,风语计划第二期全面启动。
首批六名田野调查员分赴东北、四国、九州等地,任务不再是单纯采集证言,而是协助社区建立“自主记忆小组”
,培训普通人使用录音设备、撰写口述稿、管理数字档案。
沅太亲自带队去了福岛,拜访一位拒绝搬迁的老农。
老人住在禁区边缘,院子里种满了向日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