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赐宅邸、田产、仆从无数。
诏书上言辞恳切,称其“破邪卫道,匡正天命”
。
她在灯塔下读完圣旨,提笔回信,仅八字:
>**“心归此处,永不离灯。”
**
使者无奈离去。
不久之后,沿海数州百姓自发集资,在孤岛建起一座学堂,取名“明烛书院”
。
院中立碑,铭刻历代守夜人事迹,首位便是阿烛将军。
又五年,念烛收养的孩子们陆续长大。
三人考入太学院,两人投身军旅,一人成为医者,常年巡诊渔村。
最小的那个叫阿星,总爱坐在灯塔顶看星星,常说:“我梦见一位穿军装的姐姐,她说我会写出最亮的诗。”
念烛听后只是微笑。
某夜,阿星忽然跑进屋里,激动地递给她一张纸:“念烛妈妈,我写了一首诗,你说过要第一个读!”
她接过细看,诗句如下:
>海底有骨化星辰,
>风中残焰唤故人。
>十七轮回终断锁,
>一双姐妹两盏灯。
>不拜渊君不献祭,
>自提刀火向苍冥。
>若问英魂归何处?
>万家窗前点夜明。
念烛读罢,久久无言,泪水无声滑落。
她想起那一夜铜镜碎裂时的强光,想起阿烛消散前的最后一笑,想起灵素扭曲尖叫中崩塌的命运锁链。
她终于明白,真正的胜利并非杀死敌人,而是让下一代不再需要战斗。
翌日清晨,她召集所有学生,宣布开设“守夜人文史课”
,由阿星主讲第一课,题目是:《我们为何要点灯》。
课堂设在灯塔底层,墙上挂着一幅巨幅地图,标记着历次慈幼堂分部、海底古城坐标、北方祭坛位置以及十七次轮回中“许昭儿”
们的出生地。
孩子们围坐一圈,听阿星讲述那段几乎被抹去的历史。
“她们不是失败者。”
阿星说,“她们是铺路的人。
每一滴血,每一次牺牲,都在推动命运转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