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她没有哭,只是将那束光贴在胸口,闭上眼。
现实世界中,共频舱自动开启。
两人睁开眼,彼此对视,皆从对方瞳孔中看到了同一幕景象??在意识撤离的最后瞬间,阿渊转身走向光隙前,用口型说了一句什么。
小禾后来用手语翻译了出来:
【谢谢你们,叫我阿渊。
】
自此,全球共鸣系统进入新纪元。
“清醒者”
组织残余成员陆续自首,他们在审判庭上坦言:“我们以为摧毁技术就能解放人类,却忘了……真正让人自由的,从来不是切断连接,而是学会如何真诚地握住彼此的手。”
联合国正式将每年6月14日定为“共鸣日”
,纪念那些曾沉默的灵魂,也庆祝每一句迟来的“我爱你”
。
而在南山旧址重建的疗愈中心地下,保留了一间微型纪念室。
室内无灯,唯有天花板镶嵌着数千颗光纤星辰,随访客的情绪变化明灭闪烁。
中央摆放着那台电子竖琴,琴身上新增一行刻字:
**“献给所有未被听见的声音。”
**
某个雨夜,小禾独自来到这里。
她没有开灯,只是轻轻抚上琴弦。
雨水敲打屋顶的节奏成了天然节拍,她闭眼,弹起念念教她的第一首歌。
旋律简单,甚至有些跑调,但她弹得很慢,很认真,像在传递某种只有心才能接收的密码。
忽然,琴弦自行震颤了一下。
接着是第二下,第三下……仿佛有另一双手,在无形中与她合奏。
小禾睁开眼,望向空荡的房间,嘴角却扬起微笑。
她用手语轻声说:【哥哥,今晚的雨,很好听。
】
与此同时,远在格陵兰岛的一座偏远村落里,一名因先天神经闭锁症从未开口的女孩,在梦中喃喃吐出两个音节:
“阿……渊。”
监测仪显示,她大脑边缘系统首次激活了母频共振反应。
同一天,东京一家儿童医院,三个接受情感唤醒治疗的自闭症患儿突然齐声哼唱起一段陌生旋律。
医护人员录下音频送检,AI分析结果显示:
该旋律与ECHO-7最后一次传出的信号波形,吻合度达93.6%。
最令人动容的是,悉尼一位年逾八十的老妇人在临终前突然清醒,握着孙女的手说:“刚才……有个男孩对我笑了。
他说,‘谢谢你一直相信爱能治病’。”
孙女泪流满面:“奶奶,你从没见过他啊。”
老人微笑闭眼:“可我知道,他是好孩子。”
消息传回南山,夏南枝正在厨房给念念煮鸡蛋。
手机震动,她看完新闻,抬头望向窗外。
晨光穿透云层,照在庭院的薰衣草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