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瓯江城的年味儿,浸在大年三十的空气里。
温家老宅的青瓦檐下,红灯笼串从门廊一直挂到后院,春联是族里最会写字的温家老太爷亲手写的,墨色浓艳,“和顺一门有百福”
的横批下,孩童们穿着新棉袄追跑打闹,兜里的糖果纸簌簌作响。
年夜饭的桌子摆在堂屋,八仙桌被擦得锃亮,中间炖着的老母鸡咕嘟冒泡,油花浮在奶白的汤面上,混着腊肉、酱鸭的香气,在暖融融的屋里漫开。
温磊刚帮着婶子把最后一盘炒青菜端上桌,就被堂弟温阳拽着胳膊坐下:“哥,听说没?京城那边传疯了,羽凡叔……好像出事了。”
这话一出,桌上的喧闹瞬间淡了几分。
正给孙子夹鸡腿的温家老太爷动作顿了顿,抬眼看向温磊,眼神里带着询问。
温磊放下筷子,拿起桌边的茶杯抿了口,低声道:“具体的不清楚,只知道是被通缉了,说什么……牵扯到人命案。”
“人命案?”
温家二伯温建国刚剥好的橘子停在半空,眉头皱了起来,“去年他在京城当特勤九科科长时,多风光啊,咱们去京城办事,提他的名字,教育局、武道协会都给几分面子。
怎么突然就……”
“风光时才要藏着尾巴做人。”
温家老太爷放下筷子,用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不高,却带着长辈特有的威严,“你们忘了?他刚升科长那会儿,族里多少人找我,说要托他给孩子安排进朱雀局当文员,还有人想借他的名头,在瓯江城开个‘特供’武馆,说是‘温羽凡亲族’开的,保准能赚钱。”
这话让桌上几人都沉默了。
温磊想起当时的场景,有个远房堂叔天天往老宅跑,提着烟酒,说自家儿子想进特勤九科当后勤,“不用上前线,就管管档案,羽凡一句话的事儿”
。
还有个表姐,哭着说想进市歌舞团当领舞,说团长跟温羽凡认识,“只要他肯开口,编制立马下来”
。
“那会儿我没松口,你三叔还跟我急,还自己带人进了京。”
温家老太爷叹了口气,拿起酒盅抿了一口,“他不知道,羽凡这孩子,跟他爸一个脾气,从小就认死理,绝对不会让咱们温家仗着他得势就胡来……而且,他这样也是在保全咱们,他这脾气不适合当官的……他应该心里也清楚,总一天自己会下来,而那些以前攀附过他、借他名头谋私利的,少不得会受牵连。”
温阳年纪小,不知道世道险恶,好奇地问:“爷爷,真有人会因为这个被‘算账’啊?”
“怎么没有?”
温磊接过话,语气里带着几分后怕,“我同学家就是。
他爸去年托羽凡叔的关系,在杭城开了家武馆,对外宣称‘特勤九科指定训练基地’,赚了不少钱。
前阵子我联系他,说他爸被调查组找去问话了,武馆也关了,天天在家唉声叹气,说早知道当初不该贪那点便宜。”
桌上的气氛彻底沉静下来,只有屋外偶尔传来的烟花声,噼里啪啦地响,却驱不散这淡淡的凝重。
温家小婶端起汤碗,给每个人都盛了一勺鸡汤,轻声道:“幸好老爷子当时把得住关,咱们家没人敢去麻烦羽凡。
现在想想,真是万幸,不然咱们这年,怕是也过不安生。”
温建国连连点头:“是啊,那会儿我也劝过几个想找羽凡办事的亲戚,说‘人家在京城当官,咱们别给添乱’。
现在看来,真是明智。”
温家老太爷看着满桌的儿孙,眼神里多了几分欣慰:“咱们温家在瓯江城立足,靠的不是谁得势就能攀附,而是‘守本分’三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