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还是封建社会吗?这就跟圣人本意完全相悖了啊。
所以,得重新解读“三阶平”
三个字:这是早期儒家,为了给自己天人感应学说,寻找的理论依据。
因此,这个题目的重点,就不在“三阶平”
。
而在于没出现在题目里的“汉书·东方朔传”
——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
这是东方朔劝诫时政,对天子说的话。
如此一来,律赋要阐述的观点,就很清晰了:只有尊奉天子,使人间尊卑有序,政令畅通,才能天下太平。
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政治正确。
很有水平。
张子舟便决定以此大做文章,起手式就是:圣人首出,寰宇隆平。
丹霄昼朗,紫气宵明。
齐七政,映清妍而钦若,乐三农而阜盈。
写完这一句,张子舟满意极了。
甚至觉得,就算是元好先生,也写不出比这一句更完美的内容!
一旦写在纸上,张子舟就文思泉涌,停都停不下来。
把律赋对偶工整、音韵谐和的特点发挥出来。
写的时候,他不停地蘸墨,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在场众人看在眼里,各怀心思。
陆名琛看了一眼师叔,得到他老人家首肯,于是起身,到张子舟身后看看。
结果,当场在心里诵读,不知不觉的点头称赞。
好一篇律赋。
考律赋的目的,是看举子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史学的钻研。
如果简单的理解为歌功颂德,那就大错特错。
事实上,歌功颂德只是引子而已。
真正要写的是,举子结合史书记载,写出自己对题目的看法。
张子舟就写出来了:命太史以书祥,登灵台而辨色。
三阶平除汉书有记载,太史公的天官书也有记载。
看到最后一句。
陆名琛不禁心想:张子舟有些本事。
然后,他就看到张子舟搁笔,吹干墨迹,再闭目养神。
怎么个事儿?你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他对张子舟的那点好感,又迅速没有了,气呼呼地回到座位。
李参看着,心里着急。
人家是学政,你张子舟这点面子都不给吗!
等学政落座后,李参沉声道:“张子舟,你不用考孝经,现在就去圣人庙,把贡品送到大成殿、乡贤祠和名宦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