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冯唐上来后愣住了,还以为陆隐是白举纲的学生呢。
白举纲连忙说道:“他可不是我的学生!
陆隐同学虽然还在读大一,但在历史方面的研究,我都想喊他一声老师。”
“你说什么?”
冯唐以为自己听错了,白举纲在历史研究这个圈子里面可是算得上泰斗级别,能让他多看一眼的年轻人或许都应该暗自欣喜了,现在他竟然说,他想喊这个年轻人老师?白举纲再次说道:“我之前有想过拜陆隐为师,可惜的是,他没有收。”
“你疯了?”
冯唐打量了陆隐两眼,这年轻人,最多不过二十来岁吧,何德何能让白举纲拜师。
而且白举纲拜师,他还没有收?冯唐更愿意相信是白举纲魔障了。
虽然说学海无涯,达者为师,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历史文化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的。
年龄不过二十,就算从娘胎开始学又能学得了多少?哪怕陆隐是天才,考古事业,很多没真正接触的人,想学也是学不到的。
“我没疯!
你不信就算了。”
白举纲不敢说陆隐将古碑翻译出来的事情说出来,但也想趁这个机会吹捧一下陆隐、万一陆隐一个高兴,又透露出什么东西呢?白举纲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说陆隐很厉害。
冯唐当然也是听出来了,只不过嘛,有点不明白陆隐怎么就厉害了,一时间不明觉厉,看陆隐的眼神也就变了。
陆隐却没有因为白举纲的吹捧而飘起来。
拜他为师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这主要是看个心情吧,反正他是没心情收一个老头子当徒弟,当年李耳跟陆隐谈经论道之后也生出拜师的想法,还不是一样被陆隐无情拒绝了。
陆隐只是跟冯唐点头一笑,放下手中的古籍,对白举纲说道:“这些书,我没什么兴趣,就不要了,你拿回去吧。”
古书?以前陆隐看得还少吗?,!
别人或许见得少,但在陆隐看来,还不如量子力学有趣。
冯唐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那些书,惊道:“老杨,这些书你也舍得送?怎么就不送我几本?是我们交情不到位吗?”
听到冯唐想要,白举纲立马就变了脸,说道:“你要看就跟我说,看完还我就是。”
直接就是区别对待。
冯唐扯着嘴角,最后忍不住问陆隐:“陆隐对吧?不知道你对明朝的灭亡有什么看法?”
陆隐沉默了片刻,他对明朝君王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永乐帝朱棣在第二次北伐蒙古诸部班师回朝,在北京对臣子说的是: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这也就有后世说,明朝三百年,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听起来倒是很有气势,也很有骨气。
但是陆隐知道,明朝时期的财政出了很大的问题。
朱元璋造反出身,自然是怕别人也跟着学造反,严重缺乏安全感,搞了个分封藩王制度,以亲藩制度拱卫家天下。
朱元璋做出最奇葩的事情就是,他没读过什么书,于是建国之后,国家的制度几乎全盘继承了元朝的制度,蒙古人玩金融本来就没玩好,发行纸币后,不制造铜钱,并禁止使用前代铜钱,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掠夺。
到了朱元璋这里,他的吃相就更难看了,发行纸币宝钞的时候,一方面拼命印钞,又规定民间缴纳赋税时只能有百分之三十用宝钞,其他的就只能用实物或金银,这几乎就是只印不回收,朱元璋还没死呢,明朝的宝钞就变成废纸。
偏偏他还不制造铜币,那时候,民间自发地使用白银进行交易。
皇室被迫接受白银交易,丧失铸币权,对民间的经济干预能力几乎为零,这还能玩?还有就是明朝的税收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