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不过有句话你要记住,纵然财过北斗,也不过吃一碗饭、睡一张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不可贪得无厌,否则反祸自身,切记切记。”
说罢与马殿臣拱手而别。
马殿臣听着这话耳熟,回想起自己小时候那卖馄饨的老头儿也曾如此言讲,看来自己是该着要发横财。
马殿臣拜别了崔老道,心中寻思:我已经是坐拥几千两银子的大财主了,还能再发多大财?想来想去不得要领,只好一步一步往回走,掰手指头一数,这条路已经走了三次了。
头一次闯关东,在长白山得了一棵宝棒槌名为“凤凰单滴泪”
,下山换了一袋银子,没等焐热乎便让胡子抢了;为了活命当兵吃粮上朝鲜打仗,军队遣散回来仍吃不上饭,不得不去当了吃仓讹库的地痞,好不容易混上一饭碗,禄米仓又没了;无可奈何二闯关东,挖棒槌得蟒宝,挣下一躺银子,谁发财了不买房置地?他却买了一块凶地,让这个女鬼从关外追到山东,多亏土地庙得遇崔老道,宝画《神鹰图》灭了女鬼。
这几年真可以说是三起三落,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回到关外,有宅子有银子,以后也该享福了吧?
那位说:“马殿臣想对了吗?”
必定是不对,想对了他也当不上金王了。
前边说过,咱这段书叫“马殿臣三闯关东”
,欲知马殿臣这第三次闯关东如何成了土匪、如何当的金王,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章金王马殿臣(下)
1
上回书说到,马殿臣遇上了降妖捉怪的崔老道,展开宝画《神鹰图》灭了女鬼,又将这宝画送与了马殿臣。
马殿臣拜别了崔老道,从山东老家一路奔关外,腿上的蟒宝给了崔老道,再也跑不了以前那么快了,无奈一步一步往回走吧!
马殿臣不在乎走路,可这一路之上吃饭要饭钱、住店要店钱,没有钱寸步难行。
前两次身上也没钱,沿途要饭打八岔到的关外,而今仍去讨饭不成?一摸自己手上还有一挂十八子儿的玛瑙串,还是发财之后买来玩儿的,这下行了,把去当铺换了几两银子,好歹有了盘缠。
一路上行行走走,心气儿可跟之前两次不同,前两次真可以说是前途未卜,如今这叫一个踏实,家宅中有一躺银子,回去当财主,何等的快活。
马殿臣想得挺好,不承想俄军侵略东北,马殿臣那座宅子,已在战乱中被洗劫一空,又放一把火烧成了一片瓦砾。
马殿臣恨得咬牙切齿:出生入死挣下的家业,说没就没了,我这命也太背了,一次又一次的倒霉到家了。
有心杀几个俄国大鼻子出一出这口恶气,可人家有枪有炮,自己两手空空,如何是人家的对手,去了也是送死。
马殿臣心头憋了一口恶气无从发作,抓心挠肝那么难受。
不过他也彻底死了心,人争不过命,没有发财的命不可强求,再大的财也留不住,饿不死得了。
那也得有口饭吃才行,可他不会干别的,虽然有些武艺两膀子力气,不过咱们之前说了,这兵荒马乱的打把式卖艺根本挣不来钱;再一个枪杆子直溜,打枪打得准,怎奈大清国要完了,对待列强只会忍辱求和。
马殿臣有心上阵杀敌,苦于报国无门。
何况满清朝廷什么时候把穷苦老百姓当人看了?如果不是满清朝廷暗弱无能,他这家产何至于遭俄军劫掠,可见这国报不报的也不吃紧。
他心想:既然没别的路可走,莫不如凭这一身本领,上大户人家当个看家护院的炮手,也能有口饭吃。
恰逢天下大乱,又有外敌入侵,东三省的土匪多如牛毛,官司王法形同虚设,出了事儿没人管你,自己都还顾不上呢!
因此大地主都养炮手,用于看家护院,防备胡子来砸窑,毕竟指望不上官府,还是自己有人、有枪才保险。
关外的胡子大致上分为三类:头一类是占山为王的土匪,也叫“红胡子”
或者“马胡子”
,多为穷苦之人,被逼无奈落草为寇啸聚山林,人马多则上百少则几十,干的买卖主要是砸窑、绑票;第二类土匪有钱,枪弹充足,还都是好枪,这群人上山当土匪之前,要么是地主富户,要么是军队的团勇,让黑白两道挤对得没法子了,俗话说“狗急了咬人,人急了为匪”
,这才上山当胡子,专门杀官绅,与官府军队为敌;第三类土匪也叫棒子手,没刀没枪,手中仅有一根木棒子,躲在老林子里,见到一个人走路的,赶上谁是谁,从身后抡上一棒子,先把人干趴下,再搜刮身上的财物。
有这么句话,“遍地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
。
当时的关外,无论是地主老财,还是平民百姓,可以说是人人自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倒了霉。
有钱的地主为了防御胡子,不惜重金雇来炮手和棒子手,东北话“枪”
、“炮”
二字经常混用,炮手其实就是枪手,平日里也没别的活儿干,管你吃管你喝,溜溜达达巡逻放哨。
但是来了土匪你得去拼命,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