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接下来由于战争的进程,大腮帮子所在的剿匪部队被编入东北野战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又随大军入关,一路打到湘西,参加了湘西剿匪,后来又入朝作战。
不过大腮帮子跟江上飞逃亡之时当过一年土匪,参加抗联的时候还当过俘虏,进了关东军的劳工营,又纵穿西伯利亚荒原和蒙古大漠,从嘉峪关逃回了山东老家,这期间有很多事情无法证实,相关证人也大多没活下来,这样的一个人,虽然冲锋陷阵不畏生死,但满身疑点,也很难得到重用。
大腮帮子手下带过的兵,能够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的,不是当了营长,就是当了团长,可他一直是一个侦察排长。
不过他并不在乎只当到排长,一次又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就是为了干掉塔什哈和金蝎子,让飞行队的金匪血债血偿,否则他死也闭不上眼。
战争结束之后,他脱下军装,但是没有回长白山,而是在大兴安岭带的林场找了个活儿干,因为他听说1947年有人在老爷岭这一带见过飞行队的土匪。
当时这股残匪袭击了一个林场,抢夺了一些粮食和绳索,随后遁入莽莽林海,再也没人见过他们的踪迹。
他一万个没想到,这一次给摄影队当向导,落在与世隔绝的天坑地洞中,会意外捡到一只鞋口镶金边的黑色胶底鞋,这是仅有飞行队才穿的山袜子,难道说当年那些土匪躲入了这个天坑?
第八章,电闪雷鸣
大腮帮子倚墙坐地,喇叭简抽了一支又一支,使得整个石室中烟雾缭绕,让人喘不上气,把埋在肚子里的往事,从头到尾竹筒倒豆子一样讲了一遍。
接下来气氛沉闷,半晌无人说话。
娜佳突然轻声咳嗽了几声,连忙转过身用衣袖轻轻擦了擦眼角,又快速回身,生怕别人看见。
可这一切小动作都被大腮帮子看在了眼里。
赵工则如同听书一般,两只眼发直,半天回不过神来。
他的经历相对简单,虽然生逢乱世,但是家中条件尚可,供他从小念书,出国留洋,学成之后赶上全国解放,为了建设祖园效力。
他身边的朋友和长辈,简单点的和他一样,念书干活混口饭吃,复杂点的,无非饿过几年、打过几年仗、蹲过几年大牢。
像大腮帮子十几年间离奇坎坷的遭遇,对于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委实难以想象。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说大腮帮子当过土匪,但他自己却不承认。
大腮帮子虽然和匪首江上飞同仇敌气,在山中打小鼻子,可是并没有插香入伙,更没干过砸窑、绑票的买卖。
袭击黑瞎子沟森林警察巡逻队,为的是给亲人报仇;与关东军讨伐队在深山老林中周旋,为的是打小鼻子,凭什么承认自己是土匪?但是此人不屑在别人面前辩解,多年四处漂泊,让他性格变得孤高,再加上确实一身土匪习气,言谈举止怎么看怎么像绺子里的胡子,他的这些过往又没人作证,如何说得清楚?赵工不知道怎么劝慰大腿帮子才好,只得把注意力放回山袜子上,低声问道:“山袜子当真是飞行队残匪留下的?”
大腮帮子听到飞行队这三个字就气不打一处来,咬碎钢牙恨恨说道:“整个东三省,只有匪首金蝎子及其手下这二三十个损王八犊子穿带金边的山袜子,这可是小鼻子给他们专门定制的。
因为这些人大多干过金匪,穿上山袜子钻林入洞跑得飞快,所以才叫飞行队。”
这些年,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没有人不恨飞行队。
以至于剿匪开始后,他们只能在深山老林里蹦哒,一个地方最多待半个月,转移路上碰见个猎户都要绕道走,一且被发现肯定会被举报。
赵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以目前的情况推测,不包括留下岩画古迹的先民,至少还有三批人先后进入了天坑古洞:分别是1945年苏军出兵东北与关东军决战之时坠入天坑的坦克,里面有三名坦克兵,在坦克跌入坑底之后,还没整明白掉哪儿了,他们就当场毙命,到死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1947年逃至此处的金匪,人数不详,是不是死在天坑里了还不好说;以及1954年的摄影队,一共六个人,已经死了三个。
看这山袜子烂成这样,应当扔在地底下七八年了,可见金匪是之前来到此处,这倒不会错。
不过他们仅仅在石室中找到一只胶底鞋,没发现别的蛛丝马迹,根本无法确定残匪是不是全躲了进来,或许只是在逃窜过程中,有少数几个人意外失足掉进天坑。
地底的环境恶劣至极,到处是危险,没有供人生存的条件,进入天坑的残匪,几乎不可能在岛上活下去,丧命之后尸身或被飞猴吃掉,或是沉入湖中,过去了七八年之久,只怕再也无从找寻。
想到此处,赵工心里头一凉,他们这三个人还能活着出去吗,是不是也会落得残匪一样的下场?
大腮帮子当年参加东北民主联军进山剿匪,不能说有多么崇高多么了不起的革命理想,单就他的私心来讲,无非是为了捉拿塔什哈和金蝎子。
他这半辈子,千方百计地想活:闯关东想活,放排遇匪想活,深山猎虎想活,掉入金眼子想活,深牢暴动想活,在开往西伯利亚的列车上想活,与狼群的周旋中想活……没有人比大腮帮子更惜命,因为有报仇这个支撑他活下去的理由。
他为了报仇,出生入死追踪残匪多年,可是自从1947年以来,他再也没见过这股残匪的踪迹,至今已有七八年,换成别人早死心了,他大腮帮子却放不下。
从部队退伍之后,本来他可以有更好的去处,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
当年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大多都已高升。
为了照顾他,有人安排他去沈阳军区下属的军工厂当个领导,他说没那个能耐;有人安排他去大城市派出所当两年所长,退休后享受干部待遇,他说自己不吃闲饭;甚至有人联系好了北京的干休所,让他去顾养天年,他觉得没意思。
最后他选择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大兴安岭山区林场落户,当了个普普通通的猎户。
大腮帮子不是不想过几天安稳日子,可这桩勾心债没了,他怎么可能安心呢?当时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枪支管理较为宽松,大腮帮子当年在侦察排带过的兵此时已经成了地方上的武装部长,知道老排长回林场就是为了找金匪,担心他的人身安全,特批他一直带着打仗时用的那支柯尔特手枪。
金匪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在大兴安岭林场这一带。
起初金匪抢了几家猎户,没遇到多少抵抗。
胆儿肥了的金匪竟然想朝地方金库下手,干最后一票大的,抢够金条,就归隐山林,殊不知这些金库全都有军队重兵看守。
一场激战下来,金匪死的死,残的残,逃的逃,此后就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再无踪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