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有了明确的地址,庄叔与游七,很快将李家父子请上船来。
主诊的是前太医李言闻,他伸手按在顾璘的右手脉上,凝神细诊了片刻,方换过左手,调息至数后,捻须道:“顾大人这是心脾阳虚,以致气血运行无力而晕厥。
需要宣肺散寒、通畅气机。”
他从药箱中取了银针,在顾璘身上几处穴位上,施了一套益气补血的针法。
收针之后,顾璘就悠悠转醒了。
顾峻一面抹泪,一面膝行至父亲床头,拉着他的手:“爹,您好点儿了吗?”
“阿峻,爹爹没事……”
顾璘挣扎着想要坐起,刘嬷嬷忙将一个大迎枕垫在他腰后。
李言闻拱手道:“顾大人长行江上,寒邪侵体,身体失于调养,这病与性命无妨碍,需以补脾养心之药服之,十日方可痊愈。”
说罢提笔写方,递与儿子按方配药。
顾璘颔首道:“有劳大夫了。”
李时珍在药箱里找了片刻,对父亲说:“白芷、紫苏都有了,还少一味半夏。
不如我同顾大人一路北上,到九江再把药配齐了。”
李言闻回头冷笑道:“你何不跟去金陵再配药呢?药就在箱子里头,乖乖拿出来吧。”
见父亲拆穿了自己的小心思,李时珍低头道:“儿子这就去煎药。”
李言闻才歉声对顾璘道:“犬子无状,让大人见笑了。
自他十四岁考中秀才,两次乡试不第。
又不肯被我拘在家中读书,非要跋山涉水四处采药。
方才他起心动念,想借陪护大人之意,溜去外省。”
黛玉当即明白了李言闻的言外之意,民间大夫地位低下,生活清苦。
李言闻从太医院致仕后,便不想让儿子李时珍行医研药了。
奈何儿子聪明异常,偏生不热衷科举,一心钻研医术。
想起李时珍后来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编撰出闻名天下的药学巨著《草木纲目》,其伟大之处无可取代,不比做一时官吏强。
黛玉便对李言闻道:“范文正曾言:不为良臣,便为良医。
良臣治国弊,良医疗人疾。
而人又为国之本,小女倒是觉得大明良臣满朝,良医却很少。
而况学医的好处颇多,张仲景曾言:上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小李公子怀仁人之心,立志悬壶济世,难能可贵,只要矢志不改,将来也必将大有作为,名垂青史。”
顾璘捻须一笑:“林姐儿说得好,医儒同道,善莫大焉。”
听到顾巡抚赞同的话,李言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且不说平头百姓了,大明皇帝自宣宗以下,到武宗,就没有活过不惑之年的。
若大明良医济济,杏林繁茂,何至于皇权频迭动乱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