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冬至前七日,天色阴霾,王家小院飘着细雪。
赵楠蹲在灶前,将最后一把柴火塞进灶膛。
火舌舔舐着铁锅底部,锅里的糙米粥咕嘟作响。
她望着跳动的火焰,思绪飘回现代——这时候本该在暖气房里刷着手机等外卖,哪会为一日三餐发愁。
“楠丫头,再加瓢水。”
孟氏从织机前抬头,眼下挂着两轮青黑,“米少,多熬会儿才顶饿。”
赵楠应了声,舀起一勺雪水倒入锅中。
她瞥见织机旁堆着的粗麻布料,心里默算:孙掌柜的与自己商议的字体授权还在刻制雕版,至少得年后才能印刷,分红就更晚了;这批布赶完能换三十文钱,加上之前攒的,勉强够买半石陈米熬过寒冬。
而王璟昱的县试报名费要二钱银子,还差得远。
“孟姨,县试报名不是要五童联保吗?”
赵楠状似无意地问,“表哥找齐保人了吗?”
孟氏手上梭子一滞:“村里李童生、张童生都答应了,还差三个...”
话没说完,院外传来马车轱辘压雪的吱呀声。
两人诧异地对视一眼。
推开吱嘎作响的柴门,只见一辆青帷马车停在篱笆外,车辕上挂着县学的灯笼。
帘子掀起,露出周教谕清癯的面容。
“教谕大人!”
孟氏膝盖一软就要跪,被赵楠一把扶住。
周教谕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目光扫过茅草覆顶的土屋、修补多次的织机,最后落在檐下晾着的旧书册上——那是王璟昱手抄的《四书集注》,纸张已经泛黄卷边。
“璟昱上山砍柴了?”
周教谕解下大氅递给随行书童,“老夫等他。”
赵楠麻利地搬来唯一完好的竹椅,用袖子擦了擦。
她敏锐地注意到教谕腰间挂着县学印鉴,袖口露出半截公文——这绝不是寻常家访。
炭盆里的柴火噼啪作响。
周教谕接过粗瓷碗抿了口白水,突然问:“璟昱可曾说过要考县试?”
孟氏绞着围裙:“说过...可家里...”
“五童联保找齐了?”
“还差三人...”
周教谕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铺在木桌上。
赵楠偷眼看去,竟是县试担保文书,已有四个鲜红指印。
“本县童生刘、王、陈、张,愿联保王璟昱身家清白。”
周教谕指尖点着第四个指印,“这是张修远,去年刚中的童生。”
赵楠瞳孔一缩。
现代金融人的思维立刻运转起来:联保相当于信用背书,在古代科举中比金银更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