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看来如今皇帝对礼部的掌控有漏,同时也是太后对皇帝的回击。
萧衍只感觉这些势力就好像现世的微博,试题为微博,各方势力在其中你来我往过招,唯一受到伤害的只有考生们。
用科举来斗争,不得不说相当的任性,也能从中看出科举体系尚未完善,只要势力大,谁都能在上面做文章。
萧衍既然选择了成为皇帝党派之人,自然也站在皇帝这边说话,但也不能较为明显。
如今礼部已非之前,其中势力纷杂。
他先认同关于孝道的说法,随后引出孝顺长辈乃伦理纲常,可也不能盲从,要有个人主见。
关于孝道的试题,之前卫夫子也曾出过,要想压下孝道,唯有法得以在其之上。
萧衍将孝与法之说稍作改动,引用先人之作与时案为例,待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后,这才将其誊抄。
南方八月余热尚存,夜间只需点些驱虫香,倒也能睡上一场好觉。
当然,前提下得注意防火问题,如科举时发生火灾之事,也不在少数。
萧衍适应能力很强,不拘于短板,待次日天色亮堂,已是神清气爽,恢复状态。
除了昨日涉及的时务策、史论,对于孝道观点和立场,还有对某件事件进行诠释与评判,考教的是考生的理解和悟性,范围之广。
就好比试题只有一个圈,通过这个圈来诠释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这人为什么会画圈?是不是隐藏了什么深意?圈表达了什么?
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萧衍这般写到——天圆地方,阴阳平衡,万物之始。
从阴阳学说诠释到吃穿住行、行兵布阵,到安邦治国等各项体系。
当然,这些体系并非不可推翻,毕竟万物生长规律总会存在偏差,而萧衍要的便是这份偏差。
阴阳学说源于道教,其中根据万物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这种预测是奇妙而又神秘,与此同时还会令人心生恐惧,比方说王朝更迭。
试问,有哪位皇帝会想要看到自己的朝代覆灭?为了阻止这点,会千方百计想办法。
诸如现世的夏朝五行属木,木能克土,故而取代成为新朝。
再到后来的始皇也受到阴阳家思想,取水属性进行推衍。
萧衍之所以引用阴阳学说,是为展现自己超乎寻常的敏锐见解,以及‘全能’的才干,但也不能因此让天子产生恐惧,进而用这份偏差来中和。
如果说之前府试是为了进入天子的眼中,那么这份试题作答,便是让皇帝对他更加深刻认识,达到‘无可替代’的地步。
这样即便他若是日后出了什么事,天子也会看在‘无可替代’的份上,不得不保他,而非凌家这般陷入两难之境。
这也是因凌家受启发,深思熟虑后,才这般作答。
他要天子信重于他,甚至依赖于他,布局之始,不拘于何方思想学说,在他眼里不过只是加施于政治的某种手段。
一连数日,乡试终于结束,一般于九月上旬放榜。
考完后,萧衍和萧宸歇息了好几日,这才除去因乡试带来的疲惫。
考试这种东西,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总是离不开对题这种活动。
许久未见的凌兄,终于登门拜访,第一句话便是——
“衍弟宸弟,O是何作解?”
萧宸概述自己的作答:“满招损盈则亏,物极必反,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上贤下谦,为君之道,为官之道,为人之道。”
萧衍一听,便明白萧宸写的是不同阶级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对不同之人的谏言。
如君主是整个国家的意志,君主的言行会影响天下百姓,一位贤明的君主该有什么样的品质。
再比如为官者应当怎样,才能管辖一方,造福百姓等。
凌兄一听,顿时懊恼地拍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点呢?”
萧衍有些纳闷,毕竟这位心眼多得跟筛子似的,怎么可能会想不到这点?总感觉他在装!
谁知凌兄却是真心实意地懊恼,“看到这个O,我以为是鸡子,然后我便想到在杂文所看的一道论策——先有鸡,还是先有鸡子?随后我便这般写了。”
萧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