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短啥都不能短吃食,这是他的最基本底线!
一日三百文,如今距离乡试还有三十二天,加上今日的一共需要九千九百文,萧宸掏出一两银子递给少年,“不用找了,只是不要吵闹便可。”
少年拿着银子喜笑颜开,当即小心翼翼将银子放置妥当,而后跑到伙房烧火热水,待水开后,他跑出来询问:“二位爷,需要泡茶吗?”
他自然是没有茶叶,不过有些读书人最好吃茶,所以烧了些热水。
金色余晖洒落在地上,天边云霞呈现着白日最后一段美景。
显而易见,在一个舟车劳顿之人面前,需要的并非一壶热茶,而是一顿热水,一桌好菜,乃至一场好眠。
这个问候来得并不是那么的适宜,但萧衍也没拒绝这位少年的好心,笑了笑,开口:放在一旁罢,我更习惯喝热水。”
见自己没有被拒绝,少年松了口气,询问道:“二位爷可有忌口?咱们这地儿的烧鸭和蕹菜可以吗?”
蕹菜又叫做空心菜,一般用蒜蓉和少许油清炒后,非常爽口。
至于烧鸭和京城那儿的片鸭不同,去毛吹气烤制这些步骤差不多,可能是选用的鸭子不同,鸭子的脂肪很少,不似片鸭那么肥腻,最好吃的地方就是烧鸭皮。
要想更美味则需要在作料上下功夫,还带少许甜味和浓浓的酱香,多为最后浇汁,南方部分较为偏爱这种口味,非常下饭,而北方大多为面皮、葱丝、胡瓜丝,以及甜面酱等中和烧鸭的肥腻。
主要还是饮食上的口味不太相同。
萧衍对饮食没有什么忌讳,虽然他追求美食,可也不是事儿精那种人,只要不是太难入口便好。
至于萧宸,口味就比较杂。
他们所在之地比较偏靠北方,饮食上南北皆有,加上上辈子他在京城呆过,而他也是不怎么挑剔的人,也不是爱在此道上钻研之人,见萧衍看向他,顿时也点头。
“就你说的,再买些你们这儿的精米。”
他拿出一两银子,“先不用找了,日后有需求再从中扣。”
相对于面食,他和萧衍更喜欢吃米饭。
朱州城的米饭听闻香且软糯,自然也要尝尝。
得了银子,少年连忙点头应是,只见他回房又提着竹篮出门。
萧宸坐了一会儿,开始回房规整行囊。
携带的床单被套、枕套铺好,将换洗衣物放置妥当,又拿出书籍摆放在桌上,勤快得像只小蜜蜂。
忙完之后,他又将近日换下的衣物放在院子中的木盆里,开始打水清洗,看得萧衍有些心虚。
萧衍咳了一声,从伙房中拿出张矮脚小板凳,放到萧宸旁边,跟他闲聊:“据传朱州城承书坊颇有盛名,历代学子应试题卷录抄其中。
正好咱们带的书籍也不怎么多,明个晌午去看看罢?”
每个地方的考情不同,有可能会结合当地时政,出去走动走动也是学习的一种,这也是为什么每逢考前,学子们总会在乡野和闹市走访的原因所在。
有权有势的人家,自然有自己的消息门路乃至朝廷风向,无权无势的人家只能通过‘常规’手段,获取自己需要的情报。
不若怎么会出现这么多攀炎附势之人?不正是想从权贵子弟指缝中获取利益么?
萧宸换了盆水,“也好,不过我还听闻朱州城的飞鹤楼茶水不错,明个咱们也一同前去品尝。”
除却闹市乡野,茶楼也是消息最广泛的地方。
临近考前,谁心里还能想着吃喝玩乐体验凡俗民情啊?不过只是打着这些名头,出去打探消息罢了。
若是不借着这些名头,又会显得格外的‘功利心’,读书人总是要委婉一些。
那位老妪还坐在院子里一动不动,偶尔许是坐麻了,也会换个姿势,扯扯叶子,看偶尔飞爬而过的不知名小虫,不过这儿应是熏过艾草,倒也没有什么吸血令人瘙痒难忍的蚊子。
不多时,少年领着竹篮回来,关上院门,又跑到伙房忙活儿。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诱人的肉香传来,令人垂涎不已。
少年从房里搬出桌子,将盛放的烧鸭和蕹菜摆放好,还盛了两碗米饭。
“二位爷,饭好了。”
说完他洗洗手,扶着老妪就要回屋,却被萧衍叫停:“没事,一起吃罢。”
少年也知道这两位是个好心人,也没怎么推辞,搀扶着老妪坐下,添了碗筷之后,又给老妪夹菜。
这位老妪挺安静,碗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从未见她主动从菜碟中伸筷子,像是孩童的纯真,又有着孩童不一般的乖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