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4050(第21页)

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若非方家懂得揣摩上意,也不会被孝治帝当成对付世族的刀,是以也算知晓变通。

可方家许是立功心切,居然触碰了不该碰的东西,知晓不该知晓的事情,被灭口也能称得上是没有眼力见。

不过……现下想来,如若方家早有异心,莫不是他们故意为之?又或者,有另一拨人想要隐藏前朝的事儿,蓄意诱使方家走向死路,以此达到死无对证的目的?

能够灭口,还不叫陛下怀疑,可谓是一举两得!

孝治帝想得更多。

当年方家只是,为他默许之下的借刀杀人。

他知晓方家并非方家嫡系所为,可方家嫡系近年作恶多端,对乡里多有剥削,使百姓哀声哉道。

所以他明知方家嫡系乃顶罪羊,也未曾细查,只饶过方家嫡系后人。

孝治帝攥着扶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卫十三,你且前去岭南,务必将方家嫡系后人带回京城,严加看守!”

“末将遵旨!”

当晚,一支队伍趁着夜色离开京城,向岭南疾驶而去。

一月已至,殿试将来。

殿试又称为御试,只要通过这关,便可授官。

殿试只考策问,大多为政事或经义设问作解。

‘《传》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问:仁心与律令,孰高孰低?若以此效仿,当作何解?’

这道试题的题意是,当某个人罪名轻重存疑时,宁肯从轻处置,也不可错杀无辜;与其错杀无辜,还不如犯渎职过失,此乃展现仁心之象,就好比现世的‘疑罪从无’一样的道理。

题目是问倘若有人以此效仿,钻律令的空子,该怎么样才能阻止被效仿的事情发生?

从古自今,疑罪从无的事情一直皆有,这是防止冤假错案的事情发生。

萧衍仔细思量,提笔而作——

《传》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此乃仁义之举,可疑罪从无不代表放纵犯罪。

有疑重证重查,设双方辨控……方能有效减少冤假错案风险。

对于这道近乎无解的试题,饶是萧衍也没有信心保证,能够彻底制止这种钻律令空子的现象。

疑罪从无通常指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嫌疑人有罪,可人心难测,断案并不能以个人主观去臆测。

谁也不能保证嫌疑人有罪,所以他只能有效减少冤假错案的事情发生,已经算是尽力而为。

其中,萧衍还加入了孝治帝想要看到的‘政治立场’措施,如设立督查司,进行审查疑案,由孝治帝统辖。

这相当于给孝治帝多加了一条耳目,同时也对地方官员有了更深的约束,彰显皇权,防止一家独大及‘土皇帝’的事情发生。

这场策论难度很大,萧衍也没有多少信心。

待时辰已到,宫人将卷子收好,由阅卷大臣批阅,而后呈递与孝治帝。

殿试一般三日放榜,萧衍和萧宸才回到他们那座已然修缮得差不多的院子,萧宸便迫不及待询问。

“大哥如何作解?”

萧衍不答反问,“小弟又是如何作解?”

想要对答案,看看自己有没有哪里出纰漏的萧宸:“……”

萧宸把自己的作解复述了一遍,萧衍闻言思忖后,答道:“甚妙。”

萧宸当然不可能相信,只觉得萧衍这是带了看弟弟的滤镜,毕竟他自己也知晓这道试题的难度。

一个无解之题,又如何能做出完美的答卷?

所以,萧宸对自己的题卷心里非常有ABCD数,自然不可能相信萧衍的话。

“大哥又是如何作解?”

萧衍:“……”

萧衍没有办法,眼看他自找打击,只能道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公主大人太嚣张此刻我复苏了华夏神明年代空间:糙汉心尖宠又甜又撩长生:加词条,从纳妾开始邪气凛然四合院:这背锅侠我不当了绝世唐门晚唐浮生修罗天帝绝世武神黄泉摆渡人末世死亡古武洪荒:我,龙族老祖,绝不出关!我家可能有位大佬高武27世纪仙路争锋神医毒妃腹黑宝宝谁与争锋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步步生莲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斗罗大陆帝临万古武道长生从内丹术开始少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