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后来在全球发布会上,还被国外的赛车杂志评为“年度最具创意的跨界设计”
。
全球系列发布的那天,巴黎时装周的T台上,模特们穿着融合了扎染、蜡染、苏绣的服装缓缓走来。
靛蓝的连衣裙上,苏绣的缠枝莲在灯光下闪烁;米白的外套上,蜡染的云纹像流动的月光;黑色的西装上,扎染的赛车尾焰图案充满动感,既有东方的温婉,又有现代的酷感。
台下的闪光灯此起彼伏,国外的时尚评论家们纷纷点头称赞:“这才是真正的东方美学,不是刻板的龙纹和旗袍,而是有灵魂的传统工艺。”
温辞芊和爻箴站在后台,看着T台上的服装,眼眶微微发热。
爻箴轻声说:“辞芊,我们做到了,我们把中国的非遗,带到了世界的舞台上。”
温辞芊点头,声音带着哽咽:“是啊,我们做到了。”
沈砚和林溪站在她们身后,手里拿着印有工作室logo的应援牌,像粉丝一样用力鼓掌。
林溪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会成功,以后我们去国外比赛,终于能骄傲地说,我们穿的是中国设计师的作品。”
发布会结束后,很多国际明星都来询问系列的购买方式,甚至有好莱坞导演邀请她们为新电影设计戏服。
陈女士笑着说:“你们现在可是国际知名的设计师了,工作室要准备扩大规模了吧?”
温辞芊和爻箴对视一眼,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她们决定在古镇开一家“非遗工坊”
,既可以作为设计工作室的分支,又能邀请游客体验扎染、蜡染工艺,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张叔听说后,主动帮她们找了古镇里一间带院子的老房子:“这间房子以前是染坊,里面的染缸还在,稍微收拾一下就能用。”
非遗传承人也愿意来工坊授课,教大家传统工艺。
工坊开业那天,古镇里的人都来捧场。
老板娘送来了自己做的南瓜粥,染坊的老人带来了珍藏的染料,沈砚和林溪则开着赛车,在古镇外的空地上表演了一场小比赛,吸引了很多游客。
爻箴穿着自己设计的扎染连衣裙,站在工坊的院子里,教游客们扎布:“把布料像这样对折,再用棉线扎紧,染出来就会有好看的花纹。”
一个小朋友扎了一个歪歪扭扭的“星星”
,爻箴笑着说:“这个星星很特别,比我扎的还好看。”
温辞芊坐在旁边的桌子上,给游客们讲解蜡染的历史:“蜡染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以前的人们用蜂蜡在布上画画,再染色,做成漂亮的衣服和手帕。”
游客们听得入神,纷纷拿起蜡刀,尝试在布上画画。
沈砚和林溪则在院子里摆了一个小展台,展示他们穿“非遗系列”
服装参加比赛的照片。
有游客问林溪:“穿这样的衣服比赛,会不会不方便?”
林溪笑着说:“不会,这些衣服的面料很舒服,而且设计很灵活,最重要的是,穿自己国家的设计师做的衣服比赛,特别有底气。”
夕阳西下时,工坊的院子里挂满了游客们亲手做的染布,五颜六色的布料在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彩色的海洋。
爻箴靠在温辞芊的肩上,看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辞芊,你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非遗了,我们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温辞芊握住她的手,眼底满是温柔:“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会让更多人知道,非遗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能融入生活的美好。”
沈砚和林溪走过来,手里拿着刚买的古镇糖葫芦,递给她们:“尝尝,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四人坐在工坊的石凳上,吃着甜甜的糖葫芦,看着院子里的染布和嬉闹的游客,心里满是幸福。
远处的古镇城门上,红灯笼渐渐亮了起来,温暖的光晕笼罩着整个古镇,也笼罩着他们四人的身影。
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新的挑战和新的梦想,但只要他们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陪伴,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无论是设计出更棒的作品,还是让非遗走向更远的地方,他们都会一起去实现,一起书写更多关于热爱、关于友谊、关于梦想的美好故事。
而那些故事里,永远会有老城区的糖水铺、海滨市的海浪、古镇的染坊,还有他们四人,手牵手,一起走向更明亮的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