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那现在,自己爸妈对于徐照月又究竟抱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呢?
如果再早个五六年,正值方秉尘十八九的年纪的话,他当然会丝毫不在意这个,这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在意的,如果是那个时候爱上徐照月……
方秉尘摇摇头,如果是那个时候的话,依照他的性子,还是太轻狂自傲了,况且那个时候既占了年龄的好,又占了没有踏入社会的好,无非就是一些读书学习的琐事,没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好像活着本身就很容易,活好就更不用说了,家里有底子供他挥霍,供他成长,自己也是个争气的,起码随了爹妈,生了一副好脑子。
不过恰恰也就是这些“太容易”
,才给他养成了一副无所畏惧,不知天高地厚的臭性子。
如果那个时候爱上徐照月,出于青春懵懂期的立场上,少年的心气,谁不知道呢?况且他自己的一切都来的太容易,徐照月偏偏是个慢性子,更有时候,即便一天到晚说话做事,围着转,都撬不开她的一张嘴,那他可能会品尝到什么叫烧心燎肺的滋味,而且那会儿比不上现在有耐心,更不具有现在被社会拉练出来的包容度,应该会完完全全对那个人感到不了解。
方秉尘轻手轻脚地接了一杯温热水,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沉思。
比如,之前他一直不了解,为什么徐照月遇到问题不能和别人说,为什么不知道向周遭求助,为什么不知道将万人万事为己所用,他现在可能也谈不上有多了解,只隐约触及到了一种他没接触的点,好像他快读完大学的时候,发现周遭的人不是考公,就是考研,而他自己自从上了大学,发现自己或许并没有那么突出,所以本身就具有的锐气变成了一种近乎于赌气的东西。
曾经也坠入过很长时间的“什么事情都不必要做”
,那些努力算得了什么呢?去看更高的天吗?可看那么高的天有什么用?人难道要在高处活一辈子吗?老话都说“站得高,看得远”
,他老话不也还说“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吗?
方秉尘觉得自己就属于后者,本来以为自己是多么超凡脱俗的一个人,毕竟在他上学的过往数年生涯中,那可是要多春风,有多春风,要多得意有多得意,现在如愿上了大学,发现“聪明人”
有很多。
他家里父母都是做老师的,他这辈子也没有少见过聪明人,但是在一个不适合的年纪,见到太多聪明人,恐怕那也是需要后知后觉的。
儿童时期,大家或多或少也还带一些稚气,再怎么聪明,有谁家能约着一起拼个乐高,见识见识汽车模型或者迷你军事微缩,那么,这些“聪明”
就会全都消散,变成大人口中的“那些小屁孩儿”
。
直到中学时期,方秉尘才敏锐意识到了人和人是有差距的,虽然他先前也有着这些模糊感觉,但没有任何时刻比此刻更清晰,因为这种差距越拉越大,差距所带来的一些看不清的东西也越发明显,越发膨胀。
出现了一种更尖锐的东西:虚荣。
家里本想让他去国际私立就读,结果因为他一时放不下那些所谓的虚荣,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就读了公立学校,小孩能有什么虚荣呢?无非就是成绩比别人高,学起来比别人快,似乎老师校长提醒他就可圈可点。
其实他可以选择的读书路子有很多。
上了大学的方秉尘这才终于意识到了,他已经比绝大多数人更幸运,与其说自己是个聪明人,不如说自己是个幸运儿。
进了大学,形形色色的什么人都有,从泥土地里一路摸爬滚打走上去的,入学的时候还要挑着担子,旁边就是大黑大红的豪车,几种近乎于大俗大雅的气质,全都堆积在一起。
方秉尘知道了自己不是一个聪明人,不过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幸运儿,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在当初就没有陷入虚荣的陷阱,至少没有陷入眼下可见的虚荣陷阱,知道为自己谋求长远,即便是就读公立学校的那些,他一样拼成绩拼到附中去的,后面选择出国的也不在少数,方秉尘在宿舍床上躺着时,不由得又想起了当初那个选择——
他妈妈敲开了他的门:“你不要以为等初中结束就可以放松了,你是要读私立、读国际、还是……?你最好想明白了,你不要以为我在给你施压,我是在给你一个有话语权的机会。”
后来,方秉尘就在初中的余音里面选择了就读附中,那些一句句“上了高中,肯定有好出息”
、“以后指定能上个好大学”
、“还得是别人家孩子”
、“以后进附中吧?放假就回来给我们透透题,借我们看看你的资料”
的嘈杂声音里面,火一烧,就彻底把少年心气给烧垮了,烧得灰飞烟灭。
高中的强度确实上去了,但那起码仍然只是局限于成绩,只要成绩好,就能迎来很多追捧吹嘘,甚至迎来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包容,方秉尘照样还是那副“天下唯我所不倒”
的臭脾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