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已经零下四十度了,再想想最后二十天可能更变态的温度,只靠被子热水瓶和她的一身正气是顶不住的,必须有更给力的取暖设施才行。
客厅里的小灶台,烧火做饭还行,但想指望它温暖整个房间,尤其是抵御漫漫长夜的寒冷,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于是,禾小满就想到了建造壁炉。
这东西个头大,结构复杂,吃的柴火也多,但相应的,提供的热量也不是小灶台能比的。
她记得以前看那些欧美影视剧,无论乡村小屋还是古老城堡,总少不了一个燃烧着熊熊火焰的壁炉,看着就暖烘烘的。
不过搭建壁炉可不是垒几块砖那么简单,需要的材料比小灶台多多了。
第一道难关就是粘合剂。
之前在搭灶台时偷过的懒,终究要偿还。
禾小满为了寻找冯阿婆口中那种粘性好的黄泥,这些天一直在尝试。
她像个土拨鼠一样,几乎把院子、草坪、路边绿化带乃至山林里觉得可能的地方都挖了个遍后,终于在山林的一个小坡上,找到了类似的土。
辛苦铲开了积雪和冻得硬邦邦的表土,挖出来的泥巴还不能直接用,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才能变成合格的粘合剂。
首先是那锤子把黄土块捣碎,将所有的结块和土疙瘩都捣成碎末,再将这些碎土倒进筛网过细筛,筛出更精细的土粉。
接着是加入另一种关键原料:晒干的麦秆。
没有麦秆的禾小满,只能退而求其次,收集了大量枯草细叶,掸掉上面的积雪,晾了好些天才勉强能用。
把这些枯草细叶,切成五六厘米长的小段,混入筛好的黄土沙,再撒上一两把预防开裂的盐,就可以加水搅拌了。
一直搅和到像做陶艺的黏土那样,粘合剂才算大功告成。
这个过程最麻烦的是,必须加水而不是加冰,而且做好的粘合剂不能久放,否则就会失去粘性变干。
逼得禾小满只能一直在小灶台上烧着热水,随时需要随时调制,像个兢兢业业的泥瓦匠小工。
粘合剂的问题勉强解决,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壁炉的烟囱。
没有良好的排烟系统,这壁炉宁可不要。
在家烤火结果被一氧化碳中毒的事年年都有,她可不想成为被一氧化碳毒死的新闻主角。
正当禾小满对着墙壁和窗户发愁,琢磨着该怎么打洞时,转遍安全屋每个角落的她,发现了一个好地方:三间卧室其中一间的墙壁上竟然有个现成的圆形孔洞,看高度和大小,很可能是以前预留的水管通道,不知为何废弃了。
这个意外的发现,简直像中了彩票,正好解决了烟囱的出口问题。
至于烟囱管道本身,倒不用她亲自造。
这些天她的垃圾不是白捡的,小镇也不是白逛的。
那堆杂七杂八的收藏品里,就有一截长度和粗细都合适的金属管子。
直接把它从墙洞里捅出去,再用调好的粘合剂糊好墙壁与管道之间的缝隙,烟囱就算搞定了。
材料备齐,终于可以正式搭建壁炉了。
期间又有火门安装、炉膛抹灰、烟道找平、防火保护等种种难题,层出不穷。
禾小满凭借着从冯阿婆那里听来的零星知识,和自己动手搭小灶台积累的经验,设计好了壁炉的结构,又依靠她捡回来的九九八十一种材料,历经三天,才算完成了壁炉的搭建。
墙边,一个壁炉静静的矗立在那里。
没有任何华丽的镂空雕花装饰,烟道也狭窄得让圣诞老人钻不进来,肉眼可见的,只有裸露的红砖、糊得不甚平整的黄泥、以及被火焰熏燎出的淡淡黑灰痕迹。
但此刻在禾小满眼中,它所代表的那份温暖与安全感,让她幸福得想落泪。
点燃炉膛里准备好的木柴,炉火静静地燃烧着,把房间里的每个角落都染上了一层柔和而动人的橙色。
火光映在墙壁上,摇曳出变幻不定、如同壁画般的光影,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关于温暖和家园的古老故事。
禾小满满足地叹息一声,将整个人抛进懒人沙发里,柔软的海绵瞬间将她包裹,那种全方位的放松与舒适,仿佛真的陷进了云朵里。
啊,幸福。
炉火融融,安宁惬意。
这才是在这该死的末世里,她拼尽全力想要拥有的生活。
禾小满的猫冬生活,就在这片温暖的火光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