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除了汽油,黑火油加工场还有一些其他的产出,这些产出也都是工业原料,吸引了不少实业者前往设厂。
开了工坊自然要招工,大量的青壮劳力涌向北地。
当然其中有部分人像之前那位农人,是冲着可以免费分得田地的政策前往北地讨生活。
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接受过学塾的训练,或者之前便是从事相似工作的坊工,听说或者收到坊主的邀请去往黑水蛇镇,在新开设的工坊中做工。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黑水蛇镇也一日比一日热闹。
之前只是一个荒僻的小镇,现在供养着这么多人吃喝,遍地都是商机。
都知道坊工手中有银钱,不少商户闻风而动。
大商社找青州商社接洽火油成品的买卖,小商户租赁青州商社的门面经营生意,到处都是商机涌动。
北境临时税务司刚被任命就连着加了四五日的班,出衙门的时候人都是飘的,直言收钱收到手发软,这辈子没见过这么银钱!
长途旅行令人疲惫,餐车又是唯一售卖温热食物的地方,自然吸引了很多乘客。
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只是讨一些热水或者买碗最便宜的汤,就着自己带的饼子或者干粮解决一餐。
都是去北境解决生计问题的,蒸汽火车票已然是笔花销,其他能节省的还是要节省的。
见此情景,餐车上的厨子也不气恼,依旧笑嘻嘻地给所有过来的人都加水盛汤,半点没有瞧不起人的意思。
闲下来的时候他自己也感叹。
以前跟着师傅在酒楼后厨,见到的都是富贵老爷挑剔食材和味道,便以为外面食客都是这样。
等到自己走出来独当一面才知道,平民百姓一日三餐能吃饱就已经是幸事,味道什么的真是不大重要,只要能饱腹就很高兴了。
温太后也给儿子买了一碗汤,汤桶端上来之前就被禁卫仔细检查过,确保没有下毒或者其他问题。
汤是最普通的瓜片汤,汤里漂着些星星点点的鸡蛋絮,水多瓜蛋少,味道着实不能算是好喝。
温太后在宫中虽然厉行节俭,但却不回亏待儿子的胃,御厨给小皇帝送上的都是精心烹制的食物,这样的一碗瓜片汤着实入不了小皇帝的口。
他想不喝,但又害怕母后责怪他浪费粮食。
毕竟这汤是他之前看人喝的香甜便也央求母后给买的,圣人金口玉言,他是不能反悔的。
小皇帝纠结来纠结去,视线便落在理他们不远的另外一桌乘客身上。
也是一对母子,那小郎君的面前也摆着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瓜片汤,但见他一口饼子一口汤,吃的十分香甜。
他也觉察到小皇帝的目光,但并不受干扰,而是在迅速吃掉一个饼子之后,从身旁的书袋中取出一册书卷,开始温习。
她母亲也不打扰他,把借了餐车的碗悄悄洗干净送回,然后坐在儿子身旁缝补衣物。
这时候,一个在东海行商的商户已经说起了最近开始流行起来的铁马赛,引得小皇帝饭吃的都有些心不在焉,小脑袋一直往外探出,竖起耳朵听那商户描述铁马赛的盛况。
唯有这小少年静心苦读,不时还用炭笔在桌上的草纸上验算,一副全不受干扰的模样,看得温太后在心中暗暗点头。
优秀学子嘛,温太后这个年纪的家长最喜欢了,便开始和那位母亲攀谈。
这一聊才知道,原来这对母子竟然是要去北境求学的。
“北境?北境有什么知名学府吗?”
温太后惊讶。
她心想不可能有啊,北地这才收回来多久,之前的拉西亚人和海倭人都只顾着抓奴隶挖矿,哪有心思举办什么学堂?北地在教育这块一直是块大荒地。
前段时间礼部尚书吕弘还上了奏表,讨论北地治学的问题,不过以为北地的移民都是刚刚迁过去的,适龄学童十分稀少,这事就还有规划的空间。
这母子俩,去北地学什么?
“我儿叫李腾,明年便要入墨宗大学院了,还没想要选哪一科,听说现在大学院的大师都在北地,他就想来提前看看。”
这位母亲说话十分实在,半点都不藏私,三两句就把儿子的老底倒得干干净净。
“我和我们家那口子都是在东海的场坊里做工的,这孩子从小便仰慕冉七郎,立志要考入墨宗大学院。
我们两口子啥也不懂,想着孩子用功读书总没错,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挺争气,竟然就考上了。”
“现在他因为选科目而犹豫不决,我们当爹娘的哪懂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