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运河不是大海,一路坐船旅行,不会太辛苦,自然问题不大。
贾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进京,林如海带着贾琏找到贾雨村,三人这次不喝酒了,改喝茶。
说起进京谋求起复的事情,贾琏当仁不让的揽下来:“雨村兄勿多虑,此番跟着进京便是,家师张阁老主持户部,正需老练精干之人。”
贾雨村听了顿时面露喜色,强行压着才没有露出来,脸上的笑容带上点讨好:“如此,贾某人多谢小公爷了。”
贾琏自然要引诱一番:“雨村兄久不在朝,不知当今好事功,家师能入阁,靠的就是为当今办事。
还有那李如水,也是如此。
在下于家师府上,几次遇见白龙鱼服,因不认得,闹出了不小的笑话,说了一些狂言妄语。
当今待臣下仁厚,不以为忤,竟取为状元。
琏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贾琏说着话,还朝北方抱手虚拜致意。
这一番话,自然是极有说服力的,殿试的文章贾雨村也看了,很精彩,从传统文人的角度看,贾琏那篇殿试的文章的前半部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伱瞎说什么大实话?后半部分,贾雨村认可言之有物,不像其他考生,只是从古书中找一些空话填进去。
林如海也感慨道:“不知道的,还以为琏儿的文章是个经年老吏所作。”
贾雨村点头表示认可,没有多年的基层打磨,不可能看清楚这个社会的底层本质。
贾琏心道【这些道理,我中学就开始学了。
】(ps:70后初中要学政治经济学的。
)
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只要掌握了,套进任何一个时代,都不难分析出相应的阶-层。
当人类社会以国家的面貌出现后,治理成本就是绕不过的问题。
所谓的降雨量四百毫升线,限制了农耕文明向北扩张的说法。
也是个成本问题。
乡贤治理地方的形态,那也是为了节省成本。
因为朝廷无法供养那么多官员。
从制度角度看,诞生的那一刻未必是最佳的,但一定是最适合当时情况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能一点一点的改良,大概是能慢慢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
皇权时代所谓的改良往往造成的后果就是加剧社会撕裂,激化矛盾冲突。
因人成事,也因人废事。
这些话贾琏不会说,说出来也没人给他点赞。
贾琏考虑的就是自己这一生,没想太远。
发展生产力这种事情,一个人玩不转的。
还有就是新技术,真未必能推广开的。
别说人力成本极低的大周,即便人力不足的不做人的带英,也发生过大规模砸机器的事。
要知道,那可是重视商业的带英。
大周朝这种农耕为主的国家,想什么呢?信不信你前脚造出飞梭+蒸汽机,后脚江南织户就能团结起来,砸了你家的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