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这样的观念深入到dna里头去了,所以才会发生一些很荒唐的事情。
尤其是在朝廷中枢,一些只会死读书的酸腐文人那里。
这其实是一种无能的体现,没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又不愿意闭嘴的时候,不只能叫嚷着教化之道么?说的好听一点就是路径依赖,说的难听一点,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口黑锅,真不能扣儒家的头上,根源在皇权这里,儒家只是放大器。
中原王朝与天命交流的权利,掌握在皇帝的手里。
天命是皇权正统的根源,满天神佛倒成了配角,即便是满天神佛的世界里,也是要有天庭的,也是要讲编制的。
中原王朝的根源最终落在了编制上,没编制,就是草莽。
“你去忙吧。”
承辉帝挥挥手打发了贾琏,对于这个年轻人,承辉帝的满意程度再次上升。
贾琏做事的风格在这次短暂的单独奏对中体现了出来,我只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作为参考。
实际上贾琏也是这么想的,我就是个智囊定位。
如何决策不管,因为决策是要负责的。
贾琏只会对自己和关心的人负责,其他人关我屁事。
这种心态,恰到好处的迎合了承辉帝的心思。
总之就是两人之间关系非常的奇怪,明明接触不多,相处就两个字【舒服】。
承辉帝的心目中,一个明明可以野心勃勃的年轻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毫无野心的状态。
只能心里默默感慨,贾家的风水真的特别奇怪,养出来的最出色的男丁居然没啥野心。
至于贾赦贾珍,从没在承辉帝的眼睛里,四个字【冢中枯骨】。
又一天过去了,深谙摸鱼之道的贾琏深知,如果表现的太能干,你就一定有干不完的活。
下午的贾琏,勉强的处理完五份奏折,下班时间到了。
加起来,贾琏的表现如下,一天处理奏折十五份。
这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着丰富的处理公文的经验,贾琏整理后的公文,承辉帝看着就很舒服,各种分析非常的清楚,一二三列出来,说是仅供参考,实则承辉帝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比如其中一份奏折来自韩宗,居然建议在金陵和羊城设铸币局,由地方总督负责。
贾琏很不客气的给了一个评语,【财权乃君权之重要体现,此策大谬!
】
承辉帝看完后,立刻批示【管好分内的事情,不要胡乱伸手。
】
这份奏折该如何解释呢?承辉帝的判断,依着韩宗每个月雷打不动的两份奏折的频率,大概率是想显示一下存在感,只是没想到内阁那帮人居然一个字的批语都没有,直接丢给皇帝来处理。
贾琏非常怀疑,这份奏折没有送到之前,具体内容承辉帝已经提前知道了。
不然也没法解释,为何韩宗要被调到湖广去。
帝师出身的韩宗,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真是令贾琏无语。
这就有点像明朝太监王安,明明是司礼监掌印,却无立场的偏向文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