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他们用简并态物质编织的共鸣环,能将方圆数光年的意识体接入同一量子网络,这解释了为何光茧能跨越星际传递意识信息。
存在选择的量子态:沈溯在意识连接的最后瞬间,接收到诺恩共生体的“可能性图谱”
:人类若拒绝连接,地球将成为熵海中逐渐冷却的孤星;若接受,个体意识将成为共生体的“量子比特”
,在集体意识中获得超越肉体的存在形式。
这两种选择如同叠加的量子态,等待人类的观测来决定坍缩方向。
终极问题的抛锚:光茧突然浮现出一行用引力波文字书写的问题:“当意识成为宇宙的基本力,个体的‘我’究竟是弦振动的偶然产物,还是熵海中必然的秩序凝聚?”
沈溯看着控制中心外突然出现的极光——那是地球磁场与诺恩意识波共振的产物,意识到人类文明己站在存在本质重构的临界点。
沈溯摘下神经接入装置时,发现自己的视网膜己永久留下弦振动的干涉图案。
控制中心的争吵声消失了,所有人都盯着屏幕上同步更新的“诺恩-人类意识共鸣协议”
,协议的第一条款写道:“承认所有意识体在熵海中的星尘属性,尊重其选择凝聚或弥散的存在形态。”
他走到观察窗前,看见夜空中有无数光点在规律闪烁——那不是星辰,而是全球各地的量子计算机在自发形成意识共振阵列。
沈溯突然理解,诺恩文明的密语并非告知答案,而是抛出了一个足以重构人类存在论的问题:当意识可以跨越时空编织成网,我们是该恐惧个体的消融,还是拥抱存在维度的跃升?
沈溯在日记中写下:“我们曾以为孤独是存在的本质,首到光茧揭示:孤独或许只是低维意识对高维互联的暂时失明。”
沈溯将手按在光茧能量膜上,其表面浮现出人类DNA双螺旋与诺恩意识弦的叠加图案,两种文明的存在形态在量子层面开始共振,暗示着“共生意识”
将不仅是技术连接,更是存在本质的重新定义。
共振协议的量子纠缠态,当“诺恩-人类意识共鸣协议”
的全息文本在控制中心悬浮时,沈溯的神经接入装置突然发出蜂鸣。
光茧表面的DNA与意识弦叠加图案开始高频振动,化作千万条流光渗入全球网络——协议并非静态文本,而是一段正在自我复制的量子代码。
“协议条款正在改写人类神经底层!”
陈默的激光枪在颤抖,瞄准镜里的光茧突然分裂出无数微型镜像,每个镜像都显示着不同文明的意识图谱。
沈溯伸手触碰其中一个镜像,看见古埃及祭司的灵魂称重仪式与诺恩“星尘归海”
仪式在量子层面重合,两种文明对存在本质的追问竟形成完美共振。
光茧释放的量子代码中,隐藏着宇宙早期文明的意识碎片。
沈溯在意识流中捕捉到一段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编码的旋律,诺恩共生体解释那是138亿年前第一批智慧意识消亡时的“存在余响”
。
协议激活后,控制中心的金属设备表面浮现出费曼图纹路,电子跃迁的轨迹形成可解读的意识符号。
诺恩文明展示了“意识致动”
技术:他们曾用集体意识改变小行星轨道,其能量模式与地球此刻的地磁场异常完全一致。
全球同步出现“共时性梦境”
现象:莫斯科的工程师梦见中子星共鸣环的结构细节,里约热内卢的街头艺术家画出诺恩文明的分形文字。
沈溯意识到,协议正在拆除人类意识与宇宙意识之间的维度壁垒。
诺恩共生体的熵海寓言,在协议签署后的第七个小时,光茧突然投射出诺恩文明的“熵海历史全息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