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非遗创新展的展厅像个被掏空的玻璃匣子,LED灯带在天花板织成流动的星轨,映得老周手里的守心镯忽明忽暗。
林溪刚把镯子放进防氧化展柜,就听见隔壁展台传来“咔嗒”
声——那是某文创品牌用3D打印机批量生产的“天工系列”
银梳,机械臂正把千篇一律的缠枝纹压进银坯,速度快得像撒豆子。
“周师傅,您这镯子……断口处怎么没处理?”
穿香云纱旗袍的评委用放大镜盯着守心镯,眉头皱得像被烙铁烫过的锡箔,“分宜天工开物节的参展作品,讲究‘古法新韵’,您这倒好,首接把伤疤露出来了。”
她身后的展墙上,正循环播放着分宜舞剧《天工开物》的片段:全息投影里,机器人舞者与古代匠人虚影共执錾子,在虚拟银块上敲出流光溢彩的纹样。
老周没说话,只是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
展开来,是半片泛黄的《天工开物》书页,上面用朱砂笔圈着“五金·银”
篇里的句子:“凡银经千錾百炼,其色愈白,然必留微瑕于接口,如老木着新枝,方见生气。”
林溪突然想起昨晚在工作室,老周用竹刀在崖柏根雕的豁口里嵌银叶时说的话:“师傅说,老手艺要活,得像这树根,裂开的地方正好长新芽。”
这时展厅入口传来骚动,几个穿校服的初中生举着平板电脑涌进来。
为首的男孩指着守心镯喊:“老师!
就是这个断口!
我们能用编程让它发光吗?”
他们身后,跟着苏州青少年天工节的带队老师,手里还拎着学生们用废料做的“智能宋应星人偶”
——人偶胸口的LED屏正滚动播放《天工开物》里的冶铁图谱。
“胡闹!”
穿旗袍的评委厉声打断,“传统工艺是能随便加电路的吗?你们知道分宜老匠人做夏布,一根纱线要过多少道手?”
她的话音未落,男孩突然把平板电脑怼到展柜上:“可是老师您看,我们用AR扫描断口,能看见1960年代的淬火场景!
这是根据周师傅讲的故事做的动画。”
守心镯的断口处,果然泛起淡蓝色的全息影像:年轻的师傅攥着断镯站在炉火前,背后是机械化生产线上叮叮当当的噪音。
老周猛地后退一步,撞到了展柜旁的宣传立牌——上面印着本届展会的主题:“天工开物·智创未来”
,配图是分宜天工主题馆的钢构穹顶,穹顶纹路竟和守心镯的断口银膜如出一辙。
“周先生,”
一个戴金丝眼镜的外国男人忽然用中文开口,他胸前的铭牌写着“伦敦工艺周策展人马克”
,“在雅典,我们修复帕特农神庙的断柱时,坚持用肉眼可见的现代材料衔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