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有的找角落坐下,双手拢在袖口里搓,冻红的手指互相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有的盯着帐篷顶的破洞看。
“崔小校。”
张承业站在门口,递过来一份名册,“这是第三部的名册,王仲平跟着我打了五年仗,从郓州到贝州,经验足,你有不懂的尽管问。
明日卯时校场集合,迟到者,按军法处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崔砚的絮袄,语气重了些,“军中没世家,只有健儿,别拿身份当借口。”
唐末藩镇军法严得狠,迟到要挨杖,逃兵更是要斩立决。
这话是提醒,也是警告。
崔砚双手接过名册,点了点头:“谢副将提醒,末将定不迟到。”
张承业“嗯”
了一声,转身走了。
崔砚展开名册,墨笔写的姓名、籍贯:大多是博陵周边的农户,看着还有几个逃荒来的流民。
这些人都是募兵,家乡遭了战乱才投了魏博军,只求混口饭,能活下去。
崔砚看着“王仲平”
三个字,心里清楚,这些人虽出身普通,却比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能扛苦,好好练,将来都是战场上的好手。
“崔忠,分住处,两人一个铺位,挤挤暖和。”
崔砚转身,从怀里摸出粟米饼,指腹蹭到饼边的面粉,还是母亲昨夜的温度,“把这个分了,让大家先垫垫。”
崔忠应着,拿着饼挨个儿递。
私兵们接过时,手指都有些抖:早上天没亮就出发,走了两个时辰雪路,早饿坏了。
崔大牛咬了一口,饼渣掉在衣襟上,他连忙用手接住塞回嘴里,含糊着说:“十一郎,您放心,咱们以后肯定跟着您好好干!”
其他人也跟着应,声音里带着劲。
崔砚看着,心里暖了点,他没看错这些人。
又掏出另一份名单,是崔忠提前整理的私兵特长:“崔大牛,你以前种过地,心细,管咱们的粮草,领粮时仔细点,记好账,少了就找刘孔目官说。”
崔大牛愣了愣,连忙放下饼,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谢十一郎信任!
小人定不弄错!”
“崔小五。”
崔砚看向旁边的少年,这孩子是孤儿,去年流落到静房,跟着账房先生认过半年字,字写得倒是周正,“你识得字,当书手,记训练情况、健儿伤病,再跟着刘孔目官学学文书。”
他顿了顿,补了句,“书手虽没官阶,却能懂部里的事,将来有奔头。”
崔小五眼睛亮了,声音都发颤:“谢十一郎!
小人一定好好学!”
崔砚又点了几个人:力气大的崔虎管器械搬运,懂拳脚的崔六教格挡,会打猎的崔栓去周边打野味,私兵们听着,脸上都有了笑,没人想到,自己这佃户、仆役出身,竟能在军营里有差事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