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这是乾符五年西月,博陵城外的官道被热风卷着尘土,扬得人睁不开眼。
崔砚骑着匹棕黑色军马走在队伍最前,马颈鬃毛被汗水浸得发亮,这是张承业特意挑的军马,比之前那匹温顺的老马烈了不少,却更合他如今的力气,握缰绳时不用刻意发力,就能稳住马身的躁动。
可他心里没半分轻松。
从虹县回博陵的几日里,那种被盯着的感觉总没散过:路过贝州境内的柳林时,他余光瞥见树影里闪过个灰衣人影,视力让他看清那人腰间别着的刀不是军中制式;昨日过漳河渡口,摆渡的老船夫眼神总往他马槊上瞟,手还无意识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船桨,那是斥候试探人的习惯。
他没点破,只让崔大牛多派了两个兵士警戒,这乱世里,藏在暗处的眼睛比明面上的刀更危险。
“十一郎,前面就是博陵城了!”
崔忠骑着马从后赶上来,布囊在手里晃着,里面的粟米饼散出淡淡麦香,“虹县那老妇特意让我给您的,说您救了她孙儿,这饼里加了芝麻,比寻常的香。”
崔砚接过布囊,油纸裹得严实,指尖能触到饼的温热。
他想起虹县破城后,那老妇塞给他这布囊时,掌心的老茧蹭过他的手,还反复叮嘱“小将军在军中要吃饱”
。
心里暖了暖,却又沉了沉,淮北还有多少百姓在流寇手里受苦?他把布囊递向身边的兵士:“大家分着吃,别辜负了老人家的心意。”
兵士们笑着道谢,饼渣掉在尘土里,转眼被风卷走。
崔砚抬头望博陵城墙,青灰色的砖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城门处的守军比离开时多了两倍,甲片闪着亮,连城门缝都用木板加固了,想来是王仙芝残部北逃的消息传了来,博陵也加紧了防备。
到了城门口,守城门的校尉一眼认出张承业,忙拱手迎上来:“张副将!
节度使在营中等您呢,说您一回来就去见他!”
张承业点头,勒住马对崔砚道:“你先带部众回营休整,把俘虏押去监牢,缴获的粮械清点清楚。
军功的事,我去跟节度使说。”
“末将遵令。”
崔砚应着,带队伍往军营走。
沿途的兵士们围过来看热闹,有的指着他马背上的槊杆问:“崔小校,这就是你的马槊?听说你用它擒了贼首?”
崔大牛跟在旁边,胸脯挺得老高:“那可不!
咱们十一郎一槊就砸断了贼头的肩骨,厉害着呢!”
崔砚没接话,只笑着点头。
他知道魏博军里的规矩:新人立了大功,总会有老兵油子盯着,不是嫉妒,就是想探探底细。
好在虹县之战的谋划、冲锋都有弟兄们看着,张承业又向来实诚,军功该是跑不了的。
回营刚把俘虏押去监牢,帐篷外就传来脚步声。
掀帘进来的是刘景明,手里拎着个锡酒壶,酒液晃得壶身“叮咚”
响:“崔小校,恭喜啊!
粮营那边都传疯了,说你在虹县用水攻破了城,还亲手擒了贼首,这可是咱们第三部头功!”
崔砚忙起身倒了杯酒:“刘兄客气了,都是张副将指挥得好,弟兄们肯拼命,我只是出了个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