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长安西市的义仓前,流民们又排起了长队,只是这次的队伍比上次短了很多,有的人家己经断粮几日,连排队的力气都没有了。
阿福扶着生病的老李,慢慢往前挪,听见前面的人在争吵:“凭什么他能多领半升粮?他是流民,我也是流民!”
原来是负责发粮的义军士兵,给了自己的同乡多些粮,被其他流民察觉。
争吵很快变成推搡,有个老妇人被推倒在地,怀里的半袋粮撒在雪地里,她艰难地爬过去抓取,却被士兵一脚踩住手:“吵甚?不想领便滚!”
阿福冲上去推开士兵,把老妇人扶起来。
士兵瞪着他:“你想反?”
阿福攥着拳头,却没敢说话,他想起称帝那天,黄巢亲手扶他起来的样子,可现在,义军的士兵和以前的唐朝兵,好像没什么不一样。
“阿福,别争了,能领到些许己是万幸。”
老李拉着他的衣角,声音微弱,“咱们再忍忍,说不定陛下会有办法的。”
可老李的话刚说完,就咳出一口血,他己经三天没吃饱饭了,药也早就没了。
仓里的粮,只够撑十日。
负责管粮的官员是唐朝旧官,姓刘,之前在户部当差,黄巢留他管粮,是想借他的经验。
可没想到,这刘官故意把发霉的粟米分给流民,好粮全偷偷藏在仓后院,等着给城外的李克用送过去。
黄巢知道后,气得把刘官贬为奴,发配去修城墙。
可新换的流民官员,是个教书先生,连粮账都算不清,上任第一天就把粟米写成黍米,差点发错了粮。
更糟的是,这教书先生还被世家残余用金银收买,又偷偷把仓的粮运出去,换了银子自己花。
“陛下,华州的粮队被朱温劫了!
三万石米,全没了!”
尚让拿着军报闯进来时,黄巢正对着吏治令细则发呆。
军报上的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发抖,那三万石粮,是他好不容易从世家粮仓里抄出来的,够长安流民吃一个月。
“传朕旨意,柴存率五千人去同州,把粮抢回来!”
黄巢猛地站起来,腰间的刀撞到案几,发出哐当一声,“再派使者去南宫县,告诉崔砚,若他愿借粮五万石,朕承认南宫县自治,还与他结为兄弟之盟!”
尚让应了声,转身要走,却被黄巢叫住:“告诉使者,若崔砚有难处,三万石也行,长安的流民,撑不住了。”
长安,雪像撕碎的棉絮,砸在太极宫前新贴的大齐新政告示上。
“均平”
二字,像极了黄巢此刻悬在半空的心。
他穿着那身粗布龙袍,袍角还沾着昨夜巡查流民营时蹭的泥,昨夜他在流民棚屋前站了半个时辰,听着孩童因饥饿发出的啼哭,看着老人蜷缩在破棉絮里发抖,他知,新政若推不下去,这大齐的天下,撑不过开春。
宫墙阴影里,黄巢能清晰听见广场上的动静:义军士兵扯着嗓子念新政细则,声音忽高忽低,混着流民的咳嗽与窃窃私语。
有个老流民凑到告示前,用冻裂的手指摸着“分田”
二字,小声问身边人:“这田,真能分到咱们手里?”
旁边的人叹着气摇头:“不好说啊,前几日华州那边,有弟兄去领田,反被当兵的打断了腿。”
这话像根针,扎进黄巢耳朵里。
他转身往殿内走,案几上的新政细则每一条都浸着从曹州起义时就揣着的念想可落地时,满是棱角。
尚让是踩着雪进来的,甲胄上的冰碴子落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