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南宫,东门外的新田冒出了嫩绿色的麦苗。
王阿公蹲在田埂上,轻轻碰了碰苗尖,眼里满是笑意:“这苗长得精神,到了夏天,肯定能有好收成。”
旁边的流民们也跟着笑,手里的锄头还在翻着剩下的荒地。
阿福带着几个孩童,提着水桶给麦苗浇水,孩童们的嬉闹声顺着风飘远,混着远处铁匠铺的打铁声,凑成了南宫县难得的热闹。
崔砚站在城头,望着这副安稳景象,心里却没敢放松。
前几日魏博来的使者说要“借道南宫去清河”
,虽说是借道,可谁知道韩简是不是在试探,他想起穿越前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魏博节度使历来“借道即占地”
,田承嗣当年就是借道相州,转头就吞了那片地。
“将军,铁匠铺的李师傅说,第一批改良的短矛做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陈二的声音打断了崔砚的思绪。
崔砚点点头,跟着陈二往城西的铁匠铺走。
刚到门口,就听见“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李师傅正拿着铁锤,在铁砧上敲打一根烧红的铁条,旁边的架子上,摆着十几根己经做好的短矛,矛身比普通长矛短半尺,矛头却更宽更锋利,尾端还加了个铁环,能套在手腕上防脱落。
“将军您看,这短矛轻便,流民乡勇也能耍得动,要是遇到骑兵,还能当投矛用。”
李师傅拿起一根短矛,递到崔砚手里。
崔砚掂了掂,分量确实比普通长矛轻不少,矛头的锋利度也够:“做得好,还要再做五十根,另外,再打些铁铲,不是种地的那种,是能挖壕沟的,要厚实点。”
陈二愣了愣:“将军,咱们现在要挖壕沟?魏博的人不是己经走了吗?”
“走了不代表不会再来。”
崔砚放下短矛,目光落在远处的麦田上,“咱们现在有了田地,有了流民,要是魏博再来,咱们不能只靠乡勇的锄头拼。”
他突然想起穿越前,里面写着魏博军最擅长的就是“急攻筑垒”
,当年韩简打河阳,三天就筑了五座营垒,把诸葛爽困得动弹不得。
要是南宫没有防御工事,真遇到魏博军,流民和麦苗都保不住。
“另外,乡勇的训练也要改改。”
崔砚转头对陈二说,“不能只练砍杀,还要练列阵,你去把卢忠找来,他在魏博待过,知道魏博军的阵法,让他教乡勇怎么防骑兵冲阵。”
陈二刚要走,就看见卢清漪提着个布包走过来,里面装着刚做好的麻布铠甲:“崔郎,这是给乡勇做的铠甲,用三层麻布缝的,里面夹了芦苇,能防些刀剑。”
崔砚接过铠甲,摸了摸布料,确实厚实:“辛苦你了,清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