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谷雨晨光刺破薄雾,精准地洒在北屯的土地上。
第一株麦苗就在这光芒中,倔强地顶开了板结的土块,针尖般的嫩绿,带着一股不屈的生命力。
紧接着,是第二株,第三株……一夜之间,仿佛有无形的手在田野上铺开了一张张绿色的新毯,那蓬勃的绿意,浓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赵婆子被孙儿搀扶着,拄着那根磨得光滑的拐杖,一步一挪地来到田边。
她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那片新绿,干枯的手颤抖着伸出,不是去触摸脆弱的麦苗,而是深深地按在
iconicon-uniE0D3"
>
iconicon-uniE0D2"
>的泥土上。
一股温润的、鲜活的地气顺着掌心传来,像是沉睡了半个世纪的心跳终于复苏。
老人的嘴唇哆嗦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最终化作一声悲喜交加的哭喊:“活了……地活了!
老天爷开眼,我活了快七十年,终于又见到这光景了!”
话音未落,她己老泪纵横,跪倒在地,额头抵着那片赐予希望的土地。
“赵公活地!
是赵公让地活过来了!”
人群中,柳二狗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双膝一软,重重跪下,对着田野的方向连磕了三个响头。
他身后,那些同样目瞪口呆的农夫们如梦初醒,纷纷跟着跪倒,虔诚的叩拜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撼人心魄的声浪。
北屯麦苗破土的消息,比插了翅膀的鸟儿飞得还快。
不出三日,整个恒州都知道了这件事。
百姓们自发地从西面八方涌来,他们带着家中最好的酒,揣着舍不得吃的腊肉,来到北屯的田边祭祀。
不知是谁带头,将赵襦阳当日扶过的那张犁杖,用红布包裹起来,恭恭敬敬地立在田头最显眼的位置。
人们将它视作神物,燃起香火,烟雾缭绕中,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敬畏与期盼。
田间地头,戚薇的身影显得格外忙碌。
她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而是迅速组织起一批手脚麻利的农妇,建立了恒州第一个“田医轮值”
制度。
她教她们如何辨识田埂边那些不起眼的野菜,哪些可以果腹,哪些又能入药,以备不时之需。
她还带着人,用新收的艾草熏遍了北屯所有的牛棚马厩,那辛辣而清香的烟雾,是防止瘟疫再生最古老的屏障。
更引人注目的是,她在田边立起了一块半人高的石碑,亲自执笔,用秀丽而有力的簪花小楷,一笔一划刻下了“抗寒麦种育成记”
。
从如何挑选最
iconicon-uniE0D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