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他以石墨棍重重点在图心:“日月与共,丝路无血之城!”
烛火被寒风曳得猛地一跳,映出众人长短不一的影子,却齐齐投向同一面龙旗。
窗外,雪又飘落,却不再寒冷——因为炉火、火枪与人心,同时在燃烧。
子时,雪霁,云幕裂开一道银缝,星光首泻如瀑。
安条克旧教堂的残穹顶端,宋人匠首杜小川与两名威尼斯修士并肩而坐,脚下是二十丈高空,头顶便是亘古星汉。
“角宿一,宋人曰‘天门’;你们拉丁人唤作‘Spica’。”
杜小川以炭笔在玻璃毛坯上轻点,口中念念有词,“相公有令,星图必须南北对称,东起角宿,西极北斗,中贯银河,以赤金线标黄道,以白金丝标天赤道。”
修士马可·丹多罗以生硬的汉语接口:“中国星官,三十六宿,我们……需三十六个框,每框嵌一块透明玻璃,再镀银画星,光透则星亮,光掩则星暗。”
另一名修士乔万尼则负责计算“星位角”
——他以阿拉伯量角器测定穹顶曲率,再以宋人“勾股表”
换算每颗主星的“高度角”
与“偏位角”
,将数据誊写在羊皮卷上,一行希腊文,一行汉文小楷,彼此对照,竟如孪生。
午夜寒风似刀,吹得三人衣袍猎猎,却无人停手。
他们知道,这块穹顶将成为“世界第一次”
——第一次让东西方星官同悬于一座屋顶,第一次让火药与圣歌在同一夜空下共鸣。
下方,章衡仰首观望,心中默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的冬至子正,斗柄指子,角宿恰升东方地平线三十度——若在此刻点燃“礼炮”
,火光将透过星图玻璃,把虚拟的银河投影到真实的银河,可谓“以人火代天火”
,象征宋人“日月重光”
之诏,亦给十字军一个“星不灭”
的启示。
“杜匠首——”
他高声喊道,“可敢在星火之间,再嵌一炮?”
穹顶传来笑声:“相公有命,何敢不从!”
次日黎明,梵钟与号角同响。
教堂内,长明灯千盏,烛影摇金。
东侧祭坛,拉丁神父身披绛紫祭披,手举金质圣爵,口诵《垂怜经》;西侧平台,宋人乐工以“筚篥”
“琵琶”
与“铜锣”
应和,奏的是汴京新谱《万年欢》。
两种音律,一高一低,一缓一急,却在穹顶回声里奇妙交融,仿佛两条河流并入同一海口。
祭坛正前方,雅克·德·维特里率数十名十字军骑士列队,剑尖触地,低头默祷;他们面前,摆着五十支“玻璃火枪”
——枪托以透明铅玻璃为壳,内嵌金丝,构成小小十字与日月同辉图;枪机以精钢刻“至和二年”
与“安条克”
两列汉字,再下则是拉丁文“PaxetIgnis”
——“和平与火”
。
章衡与医院骑士团副团长纪尧姆并肩立于两列队伍中央,二人同时伸手——
“以日月之名。”
“以十字之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