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帐篷里,各国大夫都低着头,没人说话。
叔孙成子看着士鞅和伍子胥的脸,突然感悟到——在这些大国卿大夫眼里,鲁国的“礼”
、昭公的“位”
,都不如一袋粟米、一段航道重要。
他们把“联吴疲楚”
包装成“尊王攘夷”
,把鲁国当“后勤子公司”
,把三桓的“拒君”
说成“保境利国”
,可实际上,不过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叔孙大夫,”
士鞅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会盟的文件,你看看吧。
上面写着鲁国的任务,要是没问题,就签字画押。”
他把一卷竹简推到叔孙成子面前,竹简上的墨字还没干,写着“鲁国负责泗水—菏水段航道畅通,每月向吴师提供五千斛粟米、五十乘马车,允许吴国使团借道曲阜南下”
。
叔孙成子拿起竹简,指尖拂过“借道曲阜”
西个字,心里一阵发苦。
他仿佛看到父亲在剑室里咳血的样子,仿佛看到鲁国的庶民在泗水沿岸辛苦劳作,却要把粮秣送给吴师的样子。
可他没有选择,只能拿起笔,在竹简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会盟结束后,叔孙成子站在黄池,风更冷了,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
他抬头看向曲阜的方向,感觉那里像一座紧闭的牢笼——昭公进不去,鲁国的“礼”
和“仁”
,也仿佛被关在了里面。
十月的曲阜,孔丘坐在杏树下,手里拿着一卷残破的《诗》简,指尖拂过简上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心里一阵感慨。
昨天刚收到儒商郈邑会所的密信,讲了黄池会盟的消息,说在昭公没有回到曲阜前,晋吴承认了季平子“摄政卿”
地位,摄行鲁国君事,这样昭公回都的希望,基本破灭了。
“夫子,”
子路怒气冲冲地走进来,手里攥着一把剑,“三桓太过分了!
他们竟然把拒君回都说成‘保境利国’,还跟晋吴签了盟约,让鲁国当他们的后勤!
这哪里是‘仁’,分明是‘利’!”
孔丘放下《诗》简,看向弟子们。
子路的脸涨得通红,手里的剑还在微微发抖;
颜路的眉头皱得紧紧的,眼里满是担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