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电话那头长久沉默,接着传来一声极轻的抽泣:“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我妈临死前,攥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个穿蓝布衫的女人,说是她的恩人。
她说,要是没有那个人,她活不过那个冬天……”
原来,苏婉清曾在雪夜背着发高烧的婴儿步行二十里送医,自己险些冻僵。
医生问她为何拼死相救,她只说:“她是别人的女儿,也可能是我的妹妹。”
挂断电话后,大宝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
他忽然明白,苏婉清之所以选择沉默地记录,是因为她深知控诉解决不了饥饿,愤怒换不来粮食。
但她可以用一支笔、一台相机、一卷磁带,为那些即将消失的人留下存在的证明。
几天后,张晓梅专程来到北京。
她在南锣鼓巷记忆驿站停留整整一天,听完母亲的故事,抚摸那台播放录音的老式留声机,最后在留言簿上写下: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了妈妈曾经怎样活过,又怎样被爱着。”
这句话后来被制成展板,挂在展厅中央。
与此同时,“蜂巢系统”
迎来一次重大升级。
开发者引入区块链技术,使每一条上传的数据都无法篡改且可追溯源头。
更重要的是,他们设计了一套“声音接力”
机制:每当有人完整收听一段历史录音并提交感言,系统便会自动解锁一段新的未公开资料。
一场无声的觉醒正在蔓延。
校园里,学生们组织起“听见计划”
,利用课余时间采访祖辈,录制口述史;社区中心开设“记忆课堂”
,播放苏婉清的录音片段;甚至连一些退休干部也开始主动提供当年未曾公开的笔记与信件。
然而,风暴也在酝酿。
某天凌晨,SWQ平台遭遇大规模DDoS攻击,主服务器一度瘫痪。
技术团队追踪IP发现,攻击源分散在全国多个城市,但指令高度统一,疑似有组织行为。
更令人警惕的是,几家原本支持“民间记忆工程”
的自媒体账号接连被封,理由均为“传播不实信息”
。
大宝知道,触动某些人的神经了。
但他没有退缩。
反而在平台首页发布一篇公开信:
>“我们不是在翻旧账,而是在补课。
>一个民族的强大,不在于它有多少辉煌,而在于它能否直面自己的伤痛。
>苏婉清用生命保存真相,我们至少该有勇气听见。
>若因此获罪,我愿承担全部责任。”
信末署名:**南锣鼓巷守灯人**。
奇迹般地,攻击在三天后停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