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有个小女孩举手提问:“老师,要是爷爷说不出来呢?”
志愿者笑了笑:“那就问他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做什么。”
“为什么问这个?”
“因为答案里藏着最深的理由。”
那一晚,录音笔收集到许多朴素的回答:
“我一起床就要喂鸡,鸡不下蛋,孙女就没早餐吃。”
“门口那棵梨树是我结婚那年栽的,我不在了,它还在开花。”
“村里只剩我和老李头会修蓑衣了,我不守着,手艺就断了。”
这些声音被整理成音频档案,刻录进第二批陶片。
与第一批不同的是,这次加入了生物共振频率编码技术??将每段讲述者的心跳节奏转化为声波底层信号,永久封存在纳米釉层之下。
专家说,千年之后的人若能还原这段音频,不仅能听见话语,还能感受到说话时的体温与呼吸。
腊月十八,第一批春播预备工作启动。
宋檀带领团队在高坡区开辟新的育苗床,采用“阶梯式微地形改造法”
:人为制造十厘米高度差,形成局部小气候梯度,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降水分布。
每一寸土地的改动都拍照留档,视频上传至离线服务器的同时,也在村务公开栏张贴施工图。
有外村人笑话说:“你们种个地,搞得像考古发掘。”
宋檀听见了,只淡淡回应:“我们本来就是在发掘一种生活方式。”
春节前夕,快递车驶入云桥村。
车上卸下的不是年货,而是一箱箱定制玻璃瓶??专为upcoming的“透明供应链”
项目准备。
每个瓶子都将装入一份当季药材,并附带一枚NFC芯片,消费者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这株植物从播种到采收的全部影像日记,包括哪一天宋檀蹲在旁边跟它说话,哪一夜陆川冒雨调整通风口。
“真的要把这些私人画面放出去?”
小满有些犹豫。
“有什么不能看的?”
宋檀反问,“我们没做见不得光的事。
让消费者知道,他们买的不只是药效,还有一个人愿意为它付出多少时间与心意。”
除夕夜,全村聚在晒谷场吃团圆饭。
长桌蜿蜒百米,各家端出自制菜肴,中间摆着一大锅用三年陈艾炖的老母鸡汤。
烟火升空时,宋檀悄悄离席,走到青山坳那片空地。
雪已融化大半,泥土裸露,像一张等待书写的纸。
她从怀里掏出一颗种子??是去年收获的最后一粒野生黄精籽,未曾入库,一直贴身保存。
跪坐下,挖坑,覆土,压实。
“等你长大,说不定这个世界已经忘了什么叫慢慢生长。”
她轻声说,“但我希望,总有人还能认出你的样子。”
初一清晨,阳光破云而出。
孩子们跑遍村子拜年,顺便完成一项新任务:拍摄“新年第一抹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