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第一二二三章 共识(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快眼看书】地址:https://www.nekeye.com

毕竟灭亡清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优先于围剿流贼,其正当性毋庸置疑。

在方光琛看来,能够反制和压制朝廷“调兵入关、会剿流贼”

这套说辞的,唯有“清虏未灭,绝不入关”

这一个理由。

“卑职建议,都督与洪督师、祖大帅、杨大帅会师之后,对盛京发起进攻之前,应当搞一次誓师大会,拉着洪督师、祖大帅、杨大帅一起公开立誓,若不能铲除清虏,便绝不生入关门。

有此誓言在先,那么何时入关,便由都督说了算。”

方光琛想的很周全,对此沈志祥、张得贵也持赞成的态度。

不过大家的共识,到此也就结束了。

至于怎么解决盘踞盛京的清虏主力,方光琛建议围而不打,以拖待变,时间长了,不光关内形势会起变化,盛京内部形势也会起变化。

杨振在这次北伐的过程之中,不论是金海东路偏师拿下“析木城”

,还是金海西路和金海北路偏师拿下“耀州城”

,同时也包括辽阳城、海州城,都出现了清虏八旗内部分化与兵变的现象。

因此,不论是方光琛,还是沈志祥、张得贵,都意识到,形势的确是不一样了。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尽管杨振还没有跟方光琛他们几个说起邓常春愿在盛京城内为内应的情况,但是方光琛已经笃定只要金海镇和辽西各路兵马的主力,进抵盛京城下,双方对峙一段时间之后,比如一年半载的,其内部一定会发生变化。

到时候甚至有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分兵掠地,将所谓大清国的后方各地,至少是辽河以东各地,纳入金海镇的辖内,彻底将辽沈腹地与安东东路连成一片。

如此一来,就算拿下盛京城之后,怎么也要继续花上一年两年的时间清剿逃虏,才能彻底安定关外之地。

对于方光琛的这个未来设想,张得贵觉得太冒进了,时间太长了。

在他看来,战事如果这样旷日持久的进行下去,再继续打上个两三年,金海镇大后方的弹药生产、粮食供应等等各个方面,都会出问题。

虽然战事是拖延下去了,杨振手中的兵权也能保住,可也不能老是打仗,征东军各大团营以及金海镇各路将士长时间征战在外,久而久之,军心士气非出问题不可。

到那时,真要是关内天翻地覆,金海镇反而不能及时出兵,备不住就要耽误了大事。

所以他认为,还是要在有利于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快一点消灭清虏主力,然后大批放归征召的士卒。

尤其是征东军和金海镇各路的辅兵营,拿下盛京后应当尽快让他们回归各自屯所,从事垦荒屯田,一来节省开支,二来增加粮食产量。

如果朝廷以辽东已经平定为理由,大举调兵入关,企图收缴杨振兵权,届时只需要出兵往北挑起一次与北虏或清虏余孽的战事即可。

真要在拿下盛京之后继续往北,往东,分兵掠地,犁庭扫穴,最好还是等到关内大局定下来之后再说。

不得不说,张得贵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但是在这一点上,襄平伯沈志祥却跟他观点相反,他不仅不认为方光琛的想法冒进,甚至认为方光琛的想法有些保守了。

沈志祥是在清虏那边混过的,毕竟也曾是“大清国”

所谓的续顺公。

在黄台吉的时代,他曾经在盛京城内的大朝会见识过外藩蒙古部落如科尔沁、喀尔喀诸部和北方所谓伊彻满洲各部落头领们朝见黄台吉的场面。

所以他知道,清虏的地盘,可不仅仅是广宁、铁岭、盛京、抚顺、兴京这么大点,而是西到河套以西,北到黑龙江以北,所辖地域相当之广大。

若是以为拿下了盛京城,就算大功告成的话,那么假以时日,北虏或东虏余孽,必将又成外患,届时再想出兵又要大费周折。

“都督,诸位,你们可能有所不知,清虏立国以来,横行关外多年,占地极广,西到河套以西,北到黑龙江以北,漠南、漠北、科尔沁等蒙古诸部,皆其属也;海西江,黑龙江,努尔干一带女真部落,皆其类也。”

沈志祥怕杨振等人因为不了解“大清国”

控制的区域有多大而做出误判,当下一边介绍他所了解的清虏后方情况,一边劝说杨振努力进取。

“若是我们在打垮了盛京清虏八旗的主力之后,只占有辽东一隅便收兵罢手,然后率大军转向关内,那么,清虏辖内其他地区没有了爱新觉罗这个共主,而都督又不去抢占的话,必有枭雄趁机崛起,整合各部,假以时日,又成大害,遗患无穷啊!”

:()大明新命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战争承包商大道朝天偷香高手无敌召唤之最强人皇重生公主大人太嚣张掌御星辰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我的悟性爆炸了傲世九重天玄学崽崽五岁半,这家没我都得散仙道邪君妙手小村医网游之命轮之主通灵王妃每天都想和离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未来兽世:买来的媳妇,不生崽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巫师:从骑士呼吸法开始肝经验武动之武祖再临枪炮领主没有金手指的修仙日子星宝三岁半被六个舅舅团宠了斗罗:我教皇身份被比比东曝光了召唤神将皇帝系统世嫁